我們每個人在即將成為父母,跟剛剛成為父母的時候,都希望自己能夠給孩子最好的教育。但是隨着孩子慢慢長大,我們會發現自己和孩子的溝通越來越困難。
“我不要!”
“我就要那個!”
孩子的態度似乎永遠那麼強硬,除非你用更強硬的語言去壓制他。
可是,我們都知道,父母過於強勢對孩子的傷害的巨大的,這種傷害有的是無形的,隨着時間的推移才能漸漸顯現。但是,也有些傷害是直觀的,比如孩子直接就哭了。
這個時候,很多家長就得出了一個結論——我的孩子到了可怕的叛逆期。
孩子“叛逆”的組成秘方
似乎沒有孩子從來沒有叛逆過,這個叛逆也許會遲來,但絕對不會缺席。很多孩子在叛逆的時候被壓制得太過分,反而會在成年以後,做出更讓家長受不了的事情。
那麼,孩子為什麼會叛逆呢?難道僅僅是因為生理問題嗎?答案是否定的。
第一,生理上的叛逆期
説起生理上的叛逆期,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比如非常有名的“可怕的兩歲”,也就是“Terrible Two”,也是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當然,還包括另外兩個被普遍提及的叛逆期,6-9歲和青春期。
孩子隨着年齡的增長,對自己的認知、家庭的認知和社會的認知都在不斷地發展,也會因為這些微妙地成長,變得開始叛逆起來。
第二,被強壓下的反抗
有一句話叫做“不在沉默中滅亡,就在沉默中爆發”,每個人在被強壓之下,都可能會突然變得“叛逆”起來。
其實,這不是所謂的“叛逆”,而是一種自然的反抗。人作為一個個體,都希望實現個人的價值,有自己的人生。
很多孩子也是如此,他們被父母的批評教育所包圍,在強勢的父母身邊長大,每天都活得壓抑,永遠不被尊重不被理解。那麼,除非這種強壓是持續的,孩子是逆來順受的,否則大部分父母都有被孩子“驚”到的一天。
第三,溝通不暢帶來的假“叛逆”
在我們成為父母之前,很多人都覺得難以理解父母,跟父母的溝通不暢。但是大部分人在有了孩子之後,會突然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跟父母的溝通開始通暢起來。
但是,這就意味着,他們真的明白了父母和子女之間溝通的方式了嗎?並沒有。
大部分人只是開始理解,而不是學會了溝通,在面對他們年幼的子女時,仍然不知道怎樣做才是對的。
當溝通不暢的時候,孩子表現出的“叛逆”,其實並不是真實的,而是一種“假象”。孩子並不想跟父母對着幹、反着來,而是溝通造成的這種結果。
親子溝通不暢問題,到底有多嚴重?
根據2016年的一份《父母與子女溝通調查報告》顯示:
僅有38%的家庭,是溝通和諧的;
有41%的家庭,父母和子女之間的代溝嚴重,無法溝通;
10%的家庭,父母和子女之間有單向的,甚至的雙向的“冷漠”關係,根本無溝通。
但值得注意的是,有68%的父母覺得很瞭解自己的孩子,11%的父母認為自己瞭解孩子,這兩類人已經佔總數的79%。
可是心理學家認為,這種“瞭解”只是一種膚淺的自以為,當溝通不暢時,父母對子女的瞭解,只不過是孩子將家長強加的任務完成了而已。
“否定式”溝通
父母什麼時候跟孩子的溝通最多?當親子雙方想要詢問問題,和家長試圖制止孩子犯錯的時候。
但是,這兩種溝通中,父母所採用的“否定式”溝通,其實是最多的。很多時候,甚至連我們自己都未必會發現。
以下場景過於真實,可以對號入座:
場景一
孩子:媽媽,我現在想去鵬鵬家裏玩。
媽媽:不行!
場景二
孩子:我不想寫作業了!
媽媽:你想幹什麼?作業不寫完,不許吃飯、不許睡覺!
場景三
孩子:我不想打針,我害怕!
媽媽:你不想也得打,不打針病不會好!
當孩子提出要求,或者是表達自己情緒的時候,如果跟家長的預期和規劃不符時,父母通常都會以否定句式開始。
可是,實際的問題沒有被解決,孩子的負面情緒還在,更可能會加劇。而孩子的訴求,也沒有得到實際的回應,這都是導致孩子“叛逆”的原因。
想打破“否定式”溝通,我們該怎樣做?
否定雖然看似簡明扼要、乾脆高效,但是實際上並不是如此。
父母應該在語言上適當學會“迂迴”,希望以下幾個方法,能夠幫你建立與孩子溝通的橋樑。
第一,情緒消化
孩子出現情緒,尤其是負面情緒的時候,通常不太會表達。在他們的語言中,可能只是單純地抒發和否定,比如直接説“我不要睡覺”、或者是嗚嗚地哭起來。
這個時候,家長可以先讓孩子的情緒得到消化,順着孩子説,讓孩子説出原因,再用一些無意義的詞語,引導孩子先去直面情緒和發泄情緒。
孩子:“我今天不去幼兒園。”
媽媽:“那小朋友們一定想知道你為什麼不去。”
孩子:“我的小金魚死了,我很不開心。”
媽媽:“嗯......確實很難過。”
孩子:“我可喜歡他了,但它死了,我昨天還哭了。媽媽,我想再買一條金魚。”
媽媽:“幼兒園旁邊的那家水族館好像就有。”
孩子:“那放學之後你帶我去好嗎?”
媽媽:“可以,那我們快走吧,不然就要遲到了。”
其實,孩子並不是主動去挑戰家長的權威,只是負面情緒的出現,讓他們不知如何表達。有的時候,這種挑戰還帶着“求關注”的意味。當他們的情緒被抒發出來,可能自己也忘了當初説過什麼。
第二,提示性溝通
孩子並不是完全不懂事,只是考慮得沒有那麼全面,或是與家長做的規劃不同。可是,家長卻因為已經長大多年,並不能瞭解孩子這樣的感受了。
所以,當孩子提出一個提議,或者説出一個請求的時候,我們不願意順着孩子,又怕直接否定,會給孩子帶來負面影響時,應該怎麼做呢?不妨提示一下孩子吧。
孩子:“媽媽,我想去超市。”
媽媽:“已經到了做午飯的時候了。”
孩子:“那我們吃完午飯再去好嗎?”
媽媽:“好,那媽媽去做飯了,你想做點什麼安安靜靜的事嗎?”
孩子:“我想畫畫,我去拿水彩筆!”
孩子對未來的規劃、時間都沒有太大的概念,而且極容易“突然想做什麼”。但是這個時候,家長直接否定,或者説出下一步計劃,可能會讓孩子覺得不被尊重,不被理解。
如果家長給孩子一個提示,孩子就會順着這個提示,自己去了解,甚至是提出一個符合大家心意的解決方法。
第三,用肯定去表達否定
這一個辦法看起來似乎有些“雞賊”,但是卻更容易讓孩子接受,家長也是更好操作的。
孩子對於語言是極其敏感的,這不僅體現在孩子學習語言的能力上,還體現在孩子對關鍵詞的提取,其中最明顯的就是“肯定”與“否定”。
孩子:“爸爸,我想去公園了。”
爸爸:“可以,等吃完午飯的。”
孩子:“我現在就想去了。”
爸爸:“那我們走吧,但是一會餓了怎麼辦?爸爸身上可沒有錢。”
孩子:“那還是吃完午飯再去吧。”
明明是在否定和拒絕,但是父母先用肯定讓孩子感覺到被滿足,慾望和執念也會減少很多,之後的溝通也會越來越順暢。
不要小瞧語言的力量
人與人之間為了方便溝通,才有了語言,如果語言使用的不好,達不到溝通的效果,語言就成了傷人的利器和加深矛盾的介質。
父母與孩子溝通更加重要,尤其是幼年時期的每一次溝通,都是在為親子關係打基礎。如果基礎打得不好,將來會出現諸多的問題,並且極難解決。
所以,讓我們以愛為名,學會與孩子溝通的語言吧,第一步就是以打破“否定式”溝通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