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冬至後就是小寒,多吃這幾種美味又補腎的食物,升發陽氣補身體

由 沈建伏 發佈於 健康

冬至之後,就是小寒、大寒,這是一年中最冷的季節。同時,冬至過後,人體的陽氣也開始升發,非常容易吸收外來的營養,因此是進補的好時機。説到進補,很多人就會想到人蔘、鹿茸等名貴的滋補品。其實,中醫講''藥食同源'',許多食物本身就是非常好的滋補品,通過食療,就能夠調理身體,升發陽氣,強壯體魄。
那麼冬至之後應該如何進補呢?多吃這幾種美味又補腎的食物,升發陽氣補身體
羊肉。味甘、性温,熱量比牛肉還高,營養豐富,鐵含量是豬肉的5倍,非常有利於造血。因此,冬天常吃羊肉可以益氣補虛,提高血液循環能力,增強人體的禦寒能力。在冬天吃一頓涮羊肉火鍋,不僅非常愜意,而且美味暖身又補腎。
桑葚。中醫認為黑色入腎,能滋陰養腎去虛火。《本草綱目》中也有記載,説它:“益腎臟而固精,久服黑髮明目”。桑葚可以生吃,也可以幹吃。如果吃新鮮的桑葚,一定要選紫黑色,這種顏色才是熟透的,每次可以吃10顆左右。如果是幹桑葚,可以與冰糖一起煮,非常適合腎陰耗傷、陰虛火旺者飲用。
白蘿蔔。不要以為只有肉類才有滋補的作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些蔬菜,同樣可以滋補身體。有一句俗話是這樣説的“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藥方”。作為冬天的時令蔬菜,冬天吃蘿蔔既營養又滋補。蘿蔔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羊肉、牛肉一起搭配,不僅讓肉的味道更鮮美,而且更加滋補。
銀耳。俗名白木耳,性平味甘,含有大量的優質蛋白、無機鹽、維生素B、粗纖維等成分,具有清肺熱、益脾胃、潤肌膚的功效。作為比較常見的滋補食物,特別適合冬天食用。在日常生活中,將銀耳熬煮後,可以將其中的粘多糖成分有效發揮出來,對緩解皮膚乾燥也非常有效。
堅果。在冬天,可以多吃些諸如花生、瓜子、核桃、板栗、松子、榛子和杏仁等堅果。中醫認為,堅果偏熱性,在其他季節吃容易上火,而冬天氣候寒冷,是非常適宜吃堅果的季節。
此外,堅果大多有補腎健腦的作用,所以冬季進補多吃堅果非常有好處。此外,冬季吃堅果也有比較好的禦寒作用,能夠增強體質,提高抗寒能力。當然,堅果由於油脂比較多,吃的時候也要適量,一次性不宜多吃。建議把堅果和黃豆一起打豆漿吃,比如將瓜子、核桃、黃豆等一起打成豆漿,當成早餐吃,不僅更加營養,而且口感更好,味道更香。
除了多吃養生滋補的食物,冬天養生還有注意以下事項:
冬至之後養生,要調整自己的飲食起居。要早睡晚起,最好等待太陽昇起後才出外活動。有人可能會説,冬天很難看見太陽,那不是天天都不要出門了?其實,太陽是天天升起的,只是雲層比較厚的時候,我們看不到而已。比如現在,太陽昇起的時間大概是早上7:30左右。我們最好等到7:30以後才開始工作和活動。
保暖防寒是冬天最大的養生。冬天一定要多穿衣服,不要怕穿多了衣服影響身材。此外,要避免不必要的户外活動,以防陽氣的過度消耗。冬天養生講究“起居有常,養其神也,不妄勞作,養其精也”。冬天還要注意勞逸結合,不可過於勞累,這樣可以養腎補精。
冬至以後,最好睡個“午覺”。除了保證夜間有足夠的睡眠,午飯後可以適當打個盹。但是,一定要避免着涼,注意防風防寒。
白天多曬太陽。太陽是自然界中最大的陽氣來源,多曬太陽有利於陽氣的生長。中醫有“採日養精”的説法。就是説,可以採集陽光來升發人體的陽氣,養足的人體的精神。
人體器官的正常功能都是靠陽氣來支撐的,陽氣充盈,人體的免疫力能力就強,抵抗疾病的能力也會提高。人體以腹為陰,以背為陽。很多重要的經脈和穴位都長在後背。因此,曬後背能夠起到調理臟腑氣血的作用。
曬太陽的時候要注意讓陽光多照射背部。冬天的太陽是非常寶貴的,可以説是一種侈奢品,千萬不要浪費。有太陽的天氣,一定要出來走動一下,曬太陽的時間可以稍微長一點,曬得微微發熱為最佳。
晚上睡前用熱水泡腳。俗話説“寒從腳底起,冷從腿上來”。在冬天,最怕的就是腿腳發冷,腿腳一冷,就會感覺踩了一冰,全身都會感到冷。因此,我們可以晚上用熱水泡泡腳,這樣能擴張血管,加快血流速度,改善腳部的營養供應,不僅可以預防寒冷,還能改善睡眠質量。
除了用熱水泡腳,還可以在熱水加入艾葉,花椒或是紅花,這樣非常有利於提升身體的陽氣。如果覺得每次去添加比較麻煩,可以直接加入泡腳包,這樣不僅效果更好,而且非常方便。
注: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