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兒童網導讀】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夠健康的成長,除了身體健康外,心理健康也格外重要。0-3歲是安全感建立的重要階段,這時,如果家長沒有給予寶寶足夠的愛和陪伴,那麼孩子就會因為缺乏安全感出現以下表現:
1.吃手
寶寶頻繁吃手,是“口欲期”的典型表現。一般來説這和斷奶期相對應,吃不到媽媽的奶後,就偷偷啃自己的手指頭或腳趾頭,這是寶寶尋找自我滿足的方式。但是如果寶寶年齡已經超過2歲,還是經常性的吃手,很有可能是寶寶缺乏安全感的表現,寶寶依靠吃手這個動作來緩解焦慮感,釋放自己的情緒壓力。
注意:吃手這個動作好壞參半,對於2歲以下的寶寶來説,可以鍛鍊精細運動的發育,有利於自我意識的發展。但是2歲後仍然吃手,有可能導致牙齦變形,甚至病原體進入腸道,引起感染。
2.抱着東西入睡
孩子睡覺時喜歡抱着媽媽胳膊,抱着枕頭,被子角,小玩偶等入睡,這個小動作也在暗示寶寶缺乏安全感了。對於3歲以下的嬰幼兒來説,安全感未完全建立,睡覺時抱着東西睡,腿部有了着力點,能得到滿滿的安全感。
對於3歲以上的孩子來説,睡覺喜歡抱着某個東西入睡,很有可能是白天受到了委屈,或感到不安和恐慌,這種姿勢是孩子的一種自我保護方式,家長要注意是不是臨睡前,讓孩子觀看刺激影視,或是白天訓斥了孩子、家庭成員發生了爭吵等。
3.摔東西
很多家長都被自家的“惡魔寶寶”折磨到崩潰,寶寶一點不順心就會發脾氣,最拿手的就是尖聲咆哮和摔東西。面對孩子的失控行為,家長先不要急着責罵,孩子出現這種情況,也屬於安全感的缺失。由於孩子不會合理的表達自己的情緒,所以只能用摔東西的方法來給自己的憤怒、恐懼、不安等壞情緒,找到一個出口。
家長應該反思是不是家中有人愛發脾氣,自己的管理教育方式是不是過於粗暴,不會幫助孩子認識情緒和表達情緒,找到原因才能幫助孩子疏導、控制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