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體檢時查出高尿酸,會很焦慮自己是不是要得痛風了,要不要開始戒口,以後還能不能吃肉?
其實,高尿酸並不一定就會得痛風,今天小九來和大家聊一聊。
一、尿酸高了就會得痛風嗎?尿酸是人體嘌呤代謝的最終產物,食物經過肝臟,會把沒用的嘌呤代謝成尿酸,經由腎臟、腸道隨尿液排出。
正常情況下,體內尿酸的生成和排泄是處於平衡、穩定的狀態,當尿酸生成過多,來不及排泄,或是排泄機制退化、排泄阻礙,就會導致尿酸含量高,引發高尿酸血癥。根據《中國高尿酸血癥與痛風診療指南(2019)》,血尿酸超過 420 μmol/L,就可以診斷高尿酸血癥。
而痛風是一種由於嘌呤代謝紊亂引起的代謝類疾病,由於血液中尿酸水平長期處於過高狀態,一直未採取措施,就容易以結晶形式析出,沉積在關節腔、腎臟等器官,從而導致痛風和痛風性腎臟疾病。
痛風有一定的尿酸高基礎,但尿酸高不一定會出現痛風。有關數據顯示,約有5%—19%的高尿酸血癥會發生痛風。可見,高尿酸血癥是否發展為痛風因人而異,血尿酸濃度越高,越容易形成尿酸鹽結晶,痛風的發生可能性也就越大。
許多人認為,尿酸高是吃出來的,食用過多的高嘌呤食物,就會容易引起高尿酸,進而發展成痛風。但事實是,高尿酸和痛風不完全是吃出來的,外源性的攝入只佔到尿酸的20%,剩下的80%源於內源性代謝,基因、肥胖、疾病及不良生活方式等,都可能引起尿酸代謝出現問題。
二、中國痛風患者超千萬人,是豆製品惹的禍?根據2017年中國痛風現狀報告白皮書顯示,中國痛風患者已超過8000萬人,僅次於糖尿病,成為中國第二大代謝類疾病。且痛風的年增長率,正以9.7%的速度增長。
很多人都知道,嘌呤代謝紊亂是導致尿酸升高的原因之一,而在各種關於嘌呤食物含量表中,豆類被歸類為中高嘌呤食物,因此豆製品被冠上“痛風黑名單”。事實上,豆製品真的是導致痛風“元兇”嗎
雖然每100克幹大豆含將近200毫克的嘌呤,但豆製品在加工過程中,需要淨水浸泡,再磨漿燉煮,同時注入大量水分,這已經大大稀釋大豆的嘌呤含量。根據嘌呤表,100克的豆腐,嘌呤含量不到70毫克,屬於“中低嘌呤食物”。
如果這種説法還不夠讓人信服,那就再來看兩項豆製品是否會導致痛風的研究。
2011年,美國Loma Linda 大學的學者們收集了6項來自亞洲的流行病學調查,結果發現,食用大豆蛋白確實會增加血尿酸水平,但與亞洲人日常飲食豆製品的食用量相比,這個增加量並沒有臨牀關注價值,該研究的最終結論是,目前並沒有足夠的臨牀數據證明“吃豆製品會導致痛風”。
2015年,來自新加坡國立大學的研究發現,大豆及其它豆類製品不僅不會導致痛風,反而可能降低痛風的發病風險。
三、這3種食物才是嘌呤大户,再愛也要管住嘴長期攝入過多高嘌呤食物,容易造成血液中尿酸水平升高,加重病情的嚴重程度。因此,痛風患者一定要注意避免這些食物。
1、動物內臟
動物內臟是“嘌呤大王”,豬肝、雞肝等各種動物內臟,嘌呤含量可高達2752毫克/千克,因此高尿酸和痛風患者應謹慎食用。
2、魚蝦蟹貝
海鮮河鮮中,貽貝肉嘌呤含量很高,基本將近4135毫克/千克,是豬肝等動物內臟的2倍。對於痛風患者,最好不要吃海鮮。
3、幹菌藻類
幹菌藻類及其製品種的嘌呤含量普遍高於其他食品,其中幹菌類的嘌呤含量最高,鮮菇類的含量次之,藻類種的紫菜喝海苔的嘌呤含量也相對較高。常見的食物嘌呤含量紫菜>榛蘑>猴頭菇>黑木耳。
四、預防痛風,建議做到4點痛風是終身性的,痛起來要人命。想要預防痛風發生,可以通過這些方式幫助改善。
1、充足飲水
多喝水有利於促進排尿,有效減少體內尿酸“庫存”,而痛風患者更應該主動飲水,且飲水量應多出正常人。一般而言,痛風患者每日尿量應達到2升以上。
2、合理飲食
高嘌呤、高果糖食物的過量攝入會影響尿酸水平,因此日常應注意儘量避免這類食物攝入,少吃動物內臟、紅肉等系列有高蛋白高嘌呤的食物,同時要少喝酒,尤其是啤酒。多吃新鮮果蔬,促進身體代謝。
3、控制體重
肥胖程度與血尿酸的含量呈正比,肥胖也容易導致代謝綜合徵。因此控制體重,也有助於控制尿酸,預防痛風發作。
4、遠離刺激
寒冷刺激、過度勞累,容易是人體的神經調節紊亂,從而引起尿酸排泄減少。過度飢餓也會增加尿酸水平,因此高尿酸者還應該注意規律飲食,避免暴飲暴食。
遠離痛風的折磨,從生活的每件小事做起,大多數痛風病人並不會受到永久性損害,通過生活習慣和飲食調節,就可以幫助改善生活質量。
參考資料:
[1] 《高尿酸是“喝”出來的!這3種水是“痛風、腎病催化劑”,天越熱愛喝的人越多,趕緊住嘴》, 家庭醫生,2023-05-22
[2]《引起“四高”的危險食物清單,一定要記住!》,健康時報,2021-09-06
[3]《【岑倬賢】困擾八千萬人的痛風,到底該怎麼吃?》,臨牀營養網,2023-04-12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