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孩子當着爸爸的面對媽媽説“閉嘴”:維護老婆的男人,有點帥
文丨福林媽咪
很多媽媽都説,最煩惱的是老公在自己教育孩子的時候,和自己不一條心,隨時給自己唱反調,以至於孩子對自己越來越輕視,這以後孩子還怎麼教?
來看看國外的家庭,爸爸是怎麼給媽媽撐腰的:
從結果來看,無一例外,爸爸們聽到後先是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
“你再説一遍?”
“你現在跟我來這套?”
“誰允許你這麼跟你媽媽説話?”
“你小子是不是活的不耐煩了?”……
然後爸爸們就要上去教訓孩子,還有個爸爸直接上去把兒子倒着拎起來,媽媽趕緊解釋這是個玩笑。
有人可能會説,還是國外男人懂得維護老婆啊,其實不然,在我國,古代的時候,包括現在很多家庭中,母親在一個家庭中的地位也是相當高的。
只不過這樣的傳統,伴隨着人們對古代女性社會地位的誤解、親子關係於夫妻關係的倒置,而變得不再理所當然。
我之前在知乎看過一個帖子,問為什麼很多爸爸不參與孩子的教育,有一位爸爸就回答説,因為自己和妻子的教育理念不同,後來他就直接不管了,等什麼時候妻子看到吃到苦頭自然就好了,到時候再溝通。
夫妻雙方對孩子的教育問題存在分歧,這是在正常不過的事了,但是這位爸爸的處理方式下表現出的心理狀態,正是讓一個妻子感到不舒服的地方。
一、父母統一觀念,統一戰線
夫妻兩個人對孩子的教育問題,應該商量出一個結果來,然後在一致的觀念下對待孩子,這樣才能起到作用,而不是把孩子教的很矛盾很迷茫。
可能一開始兩個人的觀念會有所不同,比如媽媽希望孩子更加努力更加拼搏,爸爸希望孩子快樂長大,看似不可調和,但其實也是可以統一的。為了學習把孩子逼瘋,媽媽也不會樂意,讓孩子純玩兒什麼都不會,爸爸也不會樂意,對吧,只要夫妻雙方相信對方的觀點不是無理取鬧,那就有溝通的空間。
而在嘗試過程中,另一方應該和主張這一種理念的一方達成一致,並且全力支持,多多溝通,父親也要多多參與帶娃,才能和媽媽看到一樣的問題,感受到一樣的壓力,有利於達成共識。
對於很多家庭來説,對孩子照顧更多的還是媽媽,所以在孩子教育中,媽媽的觀念對孩子來説影響巨大。
爸爸對媽媽的支持,對媽媽來説也是一種底氣,讓她更能把控全局,就類似於,當她和孩子發生衝突時,她可以猜到面對個衝突爸爸會是一個什麼態度,從而在一開始就想好用什麼方式來和孩子溝通,以及最後如何收場,這一點是很重要的。
不管是父母對孩子,還是孩子對父母,都應該保持尊重。
為什麼爸爸聽到兒子對媽媽説“閉嘴”的時候反應會這麼大呢?
因為作為父母,我們不會主動教孩子説這樣冒犯的話,而如果孩子突然有一天對父母這樣説話,這對父母來説肯定是非常震驚的,因為這代表着孩子受到一些別的因素的影響,他對父母的尊敬感失去了,這很像是“變壞”了的徵兆。
孩子對父母的尊重,愛,應該是一個人最本質的東西。中國文化中講“孝”,對父親和母親,都要孝,因為這是人的情感倫理中最基礎的東西,正常家庭來説,一個人如果不愛他的爸爸媽媽,我們很難相信他會愛別人,一個人如果不尊重他的爸爸媽媽,那我們也很難相信他是愛爸爸媽媽的。
孩子説“閉嘴”冒犯,那父母對孩子多過多少次閉嘴呢?
父母嫌棄孩子煩的時候會對孩子説閉嘴,有沒有想過孩子也會經常嫌爸爸媽媽煩呢?但父母可以隨意對孩子發泄情緒,孩子卻不能對父母無禮,這對孩子來説不公平。
還有就是爸爸媽媽之間要互相尊重。
言傳身教,父母與人交流的方式,決定了孩子與人交流的方式,如果生活中媽媽看不起爸爸,或者爸爸不拿媽媽當回事,那麼這樣的關係也會體現在孩子對待父母的方式上。
之前有個採訪,採訪一些小孩子爸爸媽媽是做什麼的。
孩子:“爸爸是在外面上班的。”
問:“那媽媽呢?”
孩子:“媽媽是在家裏做飯的。”
可能這樣的回答沒有人教過他,孩子只是説了自己眼睛看到的。
但是,如果孩子耳濡目染的就是這樣,媽媽只是一個做飯的,那時間長了之後,孩子難免輕視媽媽,這可不是什麼好現象。
另外,在家庭中,夫妻關係應該大於親子關係。因為如果夫妻關係不好,那孩子的教育往往也會有缺失,如果拿掉親子關係,婚姻中夫妻之間就不剩下什麼了,那夫妻之間的關係也一定有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