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8年,她在腫瘤街上開了一家“解憂雜貨鋪”

早晨,當第一縷晨曦還沒完全睡醒,劉長英的“啊英便利店”就開門了。坐在店裏的她,一邊將披散的秀髮扎得漂漂亮亮,一邊等待着便利店門前的嘉桐街再次甦醒、喧鬧起來。

“恰飯噠冇(吃了沒)?”

早上八九點,街上的人越來越多,許多路過便利店的顧客,熟絡地和劉長英打着招呼。他們大都操着衡陽、岳陽、婁底等湖南各地方言,也有説普通話的外省人,大家都愛叫她“阿英”。每當看到這些來來去去的人們,第二天還能再出現的時候。阿英也充滿希望,幹勁十足。然而,連阿英自己也記不清,有多少人走了,有多少人沒了。

抗癌8年,她在腫瘤街上開了一家“解憂雜貨鋪”

“啊英便利店”所在的嘉桐街,位於湖南長沙西北角,與湖南省腫瘤醫院僅一牆之隔,也被稱為“腫瘤街”。大量外地癌症患者聚集在此短暫定居,為了“生”,更為了“活”。他們不知道彼此的真實姓名,互相的稱呼是“戰友”。這裏的每一天,都在上演着無數有關“絕望”和“希望”的故事。

在這裏,“啊英便利店”成為解憂雜貨鋪。雖然,沒有能投遞煩惱的“投信口”,也沒有能獲得答案的“牛奶箱”;但阿英卻用自己的故事,讓這裏成為許多癌症患者的“向生之門”。

突如其來的噩耗和雙重“生死考驗”

在嘉桐街上,每天都有無數患者來來往往,售賣假髮和義乳的商店,摻雜在煙火氣十足的店鋪中,分外打眼。只要看見來便利店的客人帶着醫用腕帶,劉長英就知道他大概率是癌症患者,便主動説“我也是病人”,並給對方一些鼓勵或建議。

其實,對於普通人來説,癌症真正的恐懼,在於很多時候,它是突然被發現的,這一過程也曾發生在劉長英身上。

2013年,劉長英在湖南長沙一家炸雞店工作,某天,在同事的聊天中,得知如果乳腺裏有不痛不癢的硬塊,就可能是腫瘤。劉長英愕然道:“我就有啊”。然後,同事們叫她趕緊去檢查”。

抗癌8年,她在腫瘤街上開了一家“解憂雜貨鋪”

當醫院得出結論是乳腺癌的時候,劉長英愣了半天,“我不相信自己得了癌症。”她回憶説。隨後,又去了另一家醫院重新做檢查,結果仍是一樣。醫生告訴她,住院和手術的費用大概需要十萬元。面對突如其來的噩耗和高昂的手術費用,“我感覺天都塌了”!

對普通人來説,罹患癌症是不幸的,但罹患乳腺癌卻又是相對幸運的,不僅因為乳腺癌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被實施手術方案的癌症;更因為其治癒較高,在今天,全球乳腺癌患者術後5年存活率已經可以達到83.2%。

但這樣的大概率“幸運”並沒有直接降臨在劉長英身上。

因為沒有太多積蓄,劉長英對於是否做手術還是下了很大的決心。那時,她已經有兩個孩子,小兒子5歲還在讀幼兒園,大兒子22歲,正讀大二。為了不讓孩子這麼小就失去唯一的依靠,她拿出了大部分積蓄,來到嘉桐街一街之隔的湖南省腫瘤醫院做了乳腺癌手術,切除了一邊的整個乳腺。

本以為手術後,病就會慢慢地好起來。然而,術後10天,她去做了癌細胞篩查,命運又給了她另一個“考驗”——宮頸癌!

醫生問劉長英,是先做宮頸癌手術還是先做化療。那時,她已經沒有多少積蓄了,選擇了化療,“因為手術要兩三萬元,化療萬把塊錢就夠”,劉長英説。

不賺錢的便利店和“阿英”的報恩

只要是患者來買東西,劉長英都儘量用最低價賣出,她記得生病時買過一個熬中藥的鍋花了200元,等她自己開便利店的時候,只賣70元。

曾有一次,一袋價值8塊錢的麪粉被以6塊錢的價格賣出。便利店開了兩三年,沒怎麼賺錢,剛夠她和兩個孩子的生活,有時錢不夠用,她就把自己的藥停幾個月。

劉長英説,開這家店最主要目的不是賺錢,而是希望能用行動報答那些在她最痛苦的時候伸出援手的陌生人,“我就想作一個榜樣給他們看,癌症沒什麼可怕的,要堅強面對。”

抗癌8年,她在腫瘤街上開了一家“解憂雜貨鋪”

對於癌症的痛苦,除了錢,還有身體,這一點劉長英再清楚不過。在做第四次化療的時候,劉長英就已經痛到在牀上打滾,身體虛弱到無法下樓,半個月都沒吃東西。“吐那種綠色的水,吐得病房裏到處都是,汗珠這麼大”,劉長英掐着自己的指頭比畫着,“感覺比死還痛苦。”但即便這樣,她還是堅持下來了,身體痛苦尚能忍受,心靈痛苦如果沒有來自陌生人的温暖,那她的人生便可能是另一種結局。

在確診癌症後的三個月左右,丈夫提出離婚,劉長英答應了。“我不知道自己還能活多久,不想拖累他。”事後回憶起當初的選擇,她的臉上仍故作頑強。2014年2月17日,雙方領了離婚證,丈夫給她留下了2000塊錢和兩個正在讀書的孩子。那時,劉長英剛做完化療,頭髮全部掉光。

身體的和心理的雙重打擊,也正慢慢吞噬劉長英最後的堅強。

“做完第五次化療,我撐不下去了。積蓄已花光,親戚朋友能借錢的也都借了。”劉長英怕再這樣下去,不但人財兩空,還會給兒子增加還債壓力。一想到為自己治療費,而選擇退學出去打工的大兒子,劉長英就滿心虧欠,一度要放棄治療,好在這個世界還有來自陌生人的關愛。

她吐得滿牀都是,隔壁牀病友的家屬幫她清理;還有癌症晚期患者鼓勵她,自己是晚期都能活七八年,她為什麼不行?甚至,還有病友偷偷給她留下了錢。“一個病友看到我疼得在牀上打滾,一直安慰我。臨走前,悄悄在病牀枕頭底下放了500元,她也過得很困難的。”這一幕,讓劉長英記了很久。

湖南省腫瘤醫院醫護人員也不斷開解劉長英,還設法幫她籌集了資金。

這些來自病友和醫護人員的照顧、鼓勵、支持,讓劉長英最終選擇了堅強面對,積極治療,也在她心中化成了一種信念:“要好好活下來!”

在做完宮頸切除手術之後,因為對腫瘤醫院相對熟悉,她會幫一些新來的患者去醫院預約掛號、打聽空牀位,也常在醫院的樓梯間遇到患者或家屬在偷偷流淚,這讓劉長英想起之前幫助過自己的病友,在腫瘤街開店的念頭,便是這時萌芽的。“我也沒能力報答他們,想着留在這找個店面,做點小生意解決温飽問題,幫助患者們建立抗癌信心。”劉長英説。

“腫瘤街”上的科技感讓煙火氣更“燃”

“桃子、西瓜、香蕉可以吃,但是不能混在一起吃。”傍晚,啊英便利店前的麻將桌旁,人們在散場前開始討論癌症患者的飲食禁忌,劉長英也加入了其中。

不僅如此,如果有病友來買冰水,劉長英還會提醒:“化療期間不能喝冰的,如果患者非要買,我就不賣給他。”早晨,劉長英喝着隔壁朋友送的豆子和其他穀物打的豆漿時,如果有病友來買東西,她還説:“我們這條街上很多人弄這個的,而且我也經常喝,這個可以養身體。”

作為便利店的老闆,劉長英把“便利”二字發揮到了極致:不僅會像久經沙場的戰士那也給“戰友們”講抗癌經歷,教大家用飲食調理身體;對於不瞭解就診流程的“萌新”戰友,以前,她還會親自替幫忙跑醫院。有位病友家裏有孩子,每年從外地來長沙複查之前都是劉長英幫忙掛的號,因為“當天看完病,當天就能回家,省下了住宿錢,也省下時間回去照顧小孩。”劉長英説。

但現在的劉長英已經很少再親自跑醫院了。

“點這裏關注湖南省腫瘤醫院的微信公眾號,然後從互聯網醫院進去,看預約掛號、門診繳費、排隊候診、開藥什麼的都在這裏,點進去操作就行,先給你申請個‘電子健康卡’好不咯?”這是近年在“啊英便利店”最常發生的場景。

2019年,湖南省聯合騰訊開始推動“電子健康卡”的應用,腫瘤醫院是最先開始試點的醫院之一。

以前有外地病友要來醫院看病,還會經常會託她提前去排隊,她每次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都會不吝幫助,為此也跑了不少腿。回憶起若干年前的就醫經歷,劉長英都感覺刻骨銘心。劉長英説:“以前每天半夜三更起來去排隊,做複查最長時候排了三天隊,腰痠背疼,連手術開刀都要排隊,排的很累很累。”

現在每次有外地病友要來看病或者複診,託劉長英幫忙掛號時,她都會耐心教他們用電子健康卡在“湖南省腫瘤醫院”小程序預約掛號,有些不會操作的,劉長英還會遠程視頻指導,經年累月,她儼然已經成為了就醫導診的“行家”。

更難的是,有時很多外地患者到了長沙後,才發現想看的專家號得等到至少兩週後,吃住都是不小對於患病家庭而言更是不少的開銷。

後來,腫瘤醫院小程序上開通了“精準預約”,急重症患者可以在掛號前上傳自己過往的病情資料,比如病理報告、檢查報告等,騰訊提供的AI引擎會輔助醫生識別出急需醫療救助的患者,從而讓真正有需求的患者不再“等不起”。

有次,劉長英帶着一疊厚厚的就診資料去醫院複查的時候,醫生告訴她,現在所有的就診信息用手機就可以查看,在AI能力的幫助下,患者醫療檔案得以實現智能化和結構化自動整理。這幾年,劉長英再也不用為做複查排很久隊了,也不用帶紙質病歷資料去醫院。

“癌症病人,特別是化療的人,本身就很虛弱,再跑醫院、排隊,真的很要命,這種方便的功能越多,對我們就越好。”劉長英説。

複診結束,劉長英回到了店裏,嘉桐街上一如既往的熱鬧,接送孩子上學的電動車在人羣中穿行,劉長英和病友們坐在在便利店門口的小方桌旁閒談,一切都讓這條看起來有點陳舊的小街裏,散發着平凡卻可貴的煙火氣,希望也正在這樣的煙火氣中冉冉上升。

瀟湘晨報記者梅玫

新聞線索爆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晨視頻”客户端,進入“晨意幫忙”專題;或撥打晨視頻新聞熱線0731-85571188。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567 字。

轉載請註明: 抗癌8年,她在腫瘤街上開了一家“解憂雜貨鋪”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