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亞説過:“本來無望的事,大膽的嘗試,往往能成功。”
在面對未知的事情的時候,人們總是第一時間的選擇恐懼,而不是認真的瞭解後再下定論。在試管嬰兒剛剛在國內出現的時候,很多人都持有懷疑態度,因為這種新興的生育方式並不符合傳統。
都説孩子是上天賜給父母的禮物,有了小孩的家庭裏總是充滿了歡聲笑語,這不僅僅是對生命的延續,也是一種精神上的傳承。
可總有一些家庭因為種種原因不能如願,左長林和鄭桂珍就是一對想要孩子的父母,苦苦追尋後終於通過大膽嘗試試管技術擁有了自己的“掌上明珠”,這也是我國第一例試管嬰兒,她叫鄭萌珠。
32年過去了,為什麼會讓一些人失望呢?
當今社會,試管嬰兒已經非常的普及,很多有一些生理缺陷的人都會選擇用這種方式來圓自己一個做父母的夢。
可是試管嬰兒的推廣之路並不像現在説的這樣簡單。當時人們思想封閉,對於這種從來沒有出現過的“非自然”受孕方式有很大的偏見,認為這樣出生的小孩都不健康,也容易早夭。
再加上當時國內醫療技術落後,即便試管技術已經在國外用好幾例成功案例,很多人即使不孕不育也不敢嘗試。
左長林和鄭桂珍就是一對苦命的農村夫妻,兩人恩愛多年,膝下一直無子,去醫院一查才知道,鄭桂珍是因為雙側輸卵管不通,所以很難在自然狀態下受孕。
這對一直秉持着“多子多福”思想觀念的他們無疑是一個晴天霹靂,他們換了好幾家大醫院繼續檢查,希望能治癒他們的不孕不育,可結果卻總是不盡人意。
那時候鄭桂珍已經38歲,雖然已經過了最佳生育年齡,屬於“超齡產婦”,但她還是非常想要一個孩子,夢想着可以當一個媽媽。
她那時的職業是鄉村老師,教了很多孩子,看着教室裏活蹦亂跳的孩子,卻沒有一個是自己的,回到家後經常悵然若失,夜不能寐,可是沒有絲毫辦法。
有一天他在廣播上聽説北京的醫院正在做“試管嬰兒”的研究,能幫助她這種雙側輸卵管不通的患者懷上寶寶。雖然聽不太懂“試管嬰兒”,但一聽到能夠讓自己懷孕,左長林和鄭桂珍立馬就踏上了去北京的路。
原本對生活失去希望的夫妻倆,通過進一步瞭解試管嬰兒的相關事項之後,也逐漸的對生育產生了希望。
他們在北京幾經輾轉,終於找到了當時可以做試管嬰兒的地方——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找到了教授張麗珠。
1986年,張麗珠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就開始了我國第一個試管嬰兒技術的研究。
很多人對她的研究持着懷疑態度,這種非自然方法受孕的嬰孩真的能健康成長嗎?但是張麗珠沒有放棄為了圓更多不孕不育者做父母的願望,她堅持了下去。
接診後,張麗珠用了一種很大膽的方法,開腹取卵。當時醫療條件特別差,全醫院就只有一把取卵針,針頭鈍了就拿到鐘錶鋪磨一磨,吸取卵泡後,因為沒有專業的保温設備,只能把存放卵泡液的試管放在保温杯裏。
又取了左長林的精子兩次清洗,加入培養液,當時的培養液的方子都是張麗珠自己配的。
這種條件放在現在都不能想象,可就是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張麗珠的團隊還是順利的讓精子和卵子受精成功,並順利把受精卵植入到鄭桂芳的體內。
七週後,B超可以看出來胎兒的心臟跳動,受孕已經成功。
1988年3月10日,中國第一位試管嬰兒誕生了。是一個健康的女寶寶,鄭桂珍高興地給自己的孩子取名為“萌珠”。
小女兒萌珠給父母平淡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幸福和樂趣,夫妻兩人的的臉上時常掛着笑臉。在她出生後,我國試管嬰兒的研究也有了突破性進展,越來越多的不孕不育患者也有了當父母的機會。
但是新事物的發展總是帶着爭議,很多人總覺得這種用科技受孕的孩子是不健康的,破壞了道德和倫理。總想看着小萌珠“出事”,可這次,有人要失望了。
因為鄭萌珠非常的健康,在她八個月大的時候就已經可以開口叫爸爸媽媽了,大約1歲半就開始學會走路。
兩歲左右就可以哼哼一些簡單的兒歌,足以證明試管嬰兒的智商和健康沒有問題,發育良好。
隨着年歲的增長,鄭萌珠也逐漸明白了自己的存在的是特殊的,但是她還是樂觀地面對生活,性格開朗活潑愛笑,她並沒有因此產生什麼困擾。
這麼多年來,媒體也一直在關注着這位“中國第一位試管嬰兒”,她在鏡頭面前也從容不迫,對答如流,她表示非常感謝張麗珠和父母讓她來到這個美麗的世界,擁有美好的生活。
她也一直在父母和社會的關愛下成長,以後要做一些對社會有用的人。
鄭萌珠在高考選專業的時候毫不猶豫地選擇了醫學專業,她也想給更多人帶去健康和温暖,就像多年前張麗珠帶給她的那樣。
畢業後,鄭萌珠也遇到了心儀的男孩,在2019年,鄭萌珠在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成功分娩,生下了一個男孩,這是中國大陸首個“試管嬰兒二代寶寶”。
這不僅是生命的延續,也是中國輔助生殖即使史上的重要里程碑,現在32年過去了,鄭萌珠依然好好的生活着,這可真是讓當初那些懷疑的人“失望”了。
科學技術帶給人類進步,也帶給人類希望。許多無法解決的難題都被夜以繼日在崗位上奉獻自己的科研工作者攻克下來,帶給了人類一個個福音。
人類的骨子裏刻着敢於嘗試,敢於探索的基因,不邁出步子去嘗試,永遠不知道自己究竟能做到第幾步。
讓我們給無數正在埋頭苦幹、科研攻堅的科研人員點贊,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