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2022年哪天入伏?俗語“公伏兇,母伏爽”,今年是公伏還是母伏?

由 申屠仲舒 發佈於 健康

三伏天是一年中氣温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時段,民間有俗語説“熱在三伏,冷在三九”。三伏天藴含着很多的知識,比如三伏天為何有30天和40天之分?三伏天“母伏”和“公伏”指什麼意思?如何區分?今年入伏當天下雨好不好?

本篇內容,筆者就詳細説説關於三伏天的相關內容,針對上述問題,大家看完後就有答案了。

三伏天的由來

關於三伏天的説法,民間傳説和史料記載的時間有區別。按照民間的説法,三伏天起源於夏朝,距今已經有4000年左右的歷史了,當時三伏天屬於祭祀的日子,在入伏的第一天,大家會一起參與祭祀,俗稱為“伏祭”。

而據資料能查到的歷史,三伏天最早始於秦朝,距今已經2200多年了,經查詢資料,《史記秦紀六》中説“六月三伏之節,起秦德公為之,故云初伏,伏者,隱伏避盛暑也。”

經過了上千年的時間,如今的三伏天,雖然不是節氣,也不是節日,但卻有很多的習俗,比如“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吃雞蛋”,入伏的時候要吃餃子,進入中伏的時候要吃麪,進入末伏的時候要烙餅,還要吃雞蛋。

三伏天日期如何確定?為何有30天和40天之分?

按照傳統的歷書規定“夏至三庚便數伏”,也就是説,夏至節氣過後的第三個庚日就是入伏的第一天。“庚日”是根據十天干十二地支計算的,每10天一個庚日。

今年(2022年)夏至節氣的時間是6月21日,當天是乙巳日,而到了6月26日就屬於庚戌日,因此,今年夏至過後第一個庚日是6月26日,然後再往後推遲20天,也就到了第三個庚日,時間來到了7月16日,因此,今年入伏的時間就是2022年7月16日。

頭伏的時間是10天,末伏的時間也是10天,這是固定的,但是中伏的時間有10天和20天之分,這也就導致了三伏天有30天和40天之分。

至於如何區分?需要看立秋的時間,頭伏的時間是“夏至三庚便數伏”,末伏的時間是立秋後第1個庚日就是末伏,因此,頭伏和末伏都有具體的時間,這就需要查看夏至和立秋之間的“庚日”,如果兩者之間包含了4個庚日,那麼當年中伏就是10天,如果兩者之間包含了5個庚日,那麼當年中伏就是20天。

查詢今年(2022年)夏至和立秋之間的庚日,一共是5個庚日,因此,可以判斷今年的中伏是20天,而整個三伏天也就是40天。

今年三伏天具體的時間為,頭伏:2022年7月16日-2022年7月25日,共10天;中伏:2022年7月26日-2022年8月14日,共20天;末伏:2022年8月15日-2022年8月24日,共10天。

“母伏”和“公伏”指什麼意思?如何判定?

三伏天除了有30天和40天之分外,民間還有“母伏”和“公伏”之分。人們按照入伏當天陰曆的時間,如果是單數,當年就是“公伏”,相反,如果是雙數,當年就是“母伏”。

比如,今年(2022年)入伏的時間是2022年7月16日,陰曆時間是六月十八,屬於雙數,那麼今年的三伏天就屬於“母伏”。

再多舉兩個例子,2021年入伏時間是7月11日,陰曆時間是六月初二,也是雙數,同樣屬於“母伏”。而2018年入伏時間是7月17日,陰曆時間是六月初五,屬於單數,按照上述説法,2018年的三伏天就是“公伏”。

“母伏”和“公伏”分別有啥説法?

民間有俗語“公伏兇,母伏爽”, 兇和爽指的都是天氣,大概意思是説,如果當年是公伏,那麼三伏天比較炎熱,“兇”其實指的是天氣特別熱。相反,如果當年是“母伏”,那麼三伏天比較涼爽,説明温度適宜,降雨相對也多一些,不會感到那麼炎熱。

還有一句俗語,説的是入伏當天下雨的內容,具體是“雨淋公伏頭,曬破狗舌頭;雨淋母伏頭,炕頭起蘑菇”。這句俗語大概意思是説,如果當年三伏天屬於“公伏”,並且在入伏第一天下雨了,那麼當年天氣比較炎熱,狗舌頭都能曬破,説明了炎熱程度之大。

相反,如果當年三伏天屬於“母伏”,並且在入伏第一天下雨了,那麼當年降雨較多,通過炕頭都能長出蘑菇的比喻方式,來説明降雨多。

看到這,相信大家對於三伏天的由來,為何有30天和40天之分?“母伏”和“公伏”指什麼意思?有了一定的瞭解。今年三伏天即將到來,大家對此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