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籍君
都説爸爸帶出來的孩子更聰明,於是,有些爸爸教育起孩子來有種迷之自信,彷彿自己天生就是教育專家。如果家裏的孩子是個男孩,那更需要爸爸插手管教了,而且要更加嚴厲。畢竟,“窮養男孩”的教育理念可是深入人心。
結合身邊例子和讀者留言,我發現很多爸爸在教育兒子上喜歡用以下方法,他們自己沾沾自喜,覺得這套理論十分正確,實際上層次低還無效,耽誤了孩子成長而不自知。若你符合,還是趕快收手吧。
▲不聽話就打
“棍棒底下出孝子”,這個老一輩人信奉的教育理念,很奇怪到現在還有擁躉,而且大多是爸爸們。大概是因為,孩子不聽話,媽媽説多少句都沒用,爸爸一個巴掌打過來就全改了,效果立竿見影。
但見效快就一定正確嗎?
三歲前的孩子理解能力差,家長説太深奧的不一定能聽懂,有時候為了孩子安全,打一巴掌可以阻止孩子做傻事,偶爾打下也沒什麼。但等孩子慢慢長大,理解能力提高,只要好好説孩子就可以聽,還繼續用打的方法,只是在“鎮壓”孩子。
你以為打孩子可以讓孩子聽你的,實際上,那只是孩子的權宜之計。因為弱小他只能聽你的,但等他到了青春期甚至成年,他絕對會反抗的。輕則遠離經常打他的父親,重則乾脆離家不回,音訊全無,相當於變相斷絕親子關係。
更重要的是,在捱打中長大的孩子,不僅自信心受損,而且無法發展親密關係,對他的一生都影響深遠。
教育很難,打孩子很簡單。把“不聽話就打”奉為教育信條的爸爸,一則反映思想上不求上進,不肯去花力氣跟孩子共情,學習更好的教育方法,這是蠢,謂之層次低;二則反映出思想上的懶惰。
建議全天下依然覺得打罵有用的家長,及時醒悟吧!
▲按照自己的理解,錯誤地給孩子進行“挫折教育”
社會上一些學子因不堪壓力而zhui樓的事件一出,很多家長和自媒體人就感慨,如今的孩子們抗挫折能力太差,作為家長,可要從小培養孩子的抗挫力呀。
於是,不少爸爸主動扛起了培養孩子抗挫力的大旗,根據自己對“抗挫力”的理解對孩子進行一通改造。卻不知,他們根本沒有理解抗挫力的真正含義,所做的行為只會讓孩子的心理更加脆弱。
①言語上打壓、貶低孩子
我們常聽到的一句話是“在家裏有父母罩着你,除了社會,沒人有義務關心同情你”。於是,一些家長為了讓孩子明白“這個社會是殘酷的”,乾脆在家就不給孩子好臉色。總是在言語上打壓、貶低孩子。説是為了壓一壓孩子的氣焰,讓他變得皮實些。
事實上,經常被言語貶低的孩子將來會成什麼樣呢?缺乏自信、極度自卑,在意別人的一言一行,抗挫力不僅沒有提高反而更差。
②時不時給孩子製造挫敗感
有些爸爸覺得現在的孩子就像温室的花朵,得多讓他們經受風雨才能變強,於是就時不時人為製造點困難和挫折給孩子,謂之鍛鍊。
樂嘉曾帶4歲的女兒花費4天徒步沙漠,每天行程20公里。這中間不管女兒怎麼哭鬧,樂嘉都不肯抱她一下。這事曾在網上引起很大爭議。很多人覺得,孩子這麼小,爸爸就這麼折騰孩子,是不是不妥?
讓孩子多吃苦無可厚非,但要看這苦是否在孩子的承受範圍之內。就好像一棵習慣了陽光雨露的小樹,經歷風雨算是多些磨練,但若遭遇颱風暴雨,恐怕會傷及樹的本體。
讓孩子體驗挫折、承受失敗,也要在孩子的可接受範圍之內。不然一不小時,小時候的吃苦變成了孩子的心理陰影,反而得不償失。
其實,很多家長都誤解了“抗挫力”的培養。
想讓孩子真正擁有抗挫力,不是看孩子吃了多少苦,更不是要人為製造苦難讓孩子承受,而是教會孩子在面臨挫折和困難時,如何用積極樂觀的情緒看待困難、走出困境。
培養孩子抗挫力的核心是,塑造孩子強大的內心。自信心和勝任感才是擁有抗挫力的最底層能力。孩子只有在做事情時獲得了更多成功經驗,才能油然而生“我能行”的勝任感。只有在父母無條件的愛和陪伴下才能建立起安全感,從而生髮自信心。
那些動輒打擊孩子、貶低孩子的父母,只是在摧毀孩子的自信罷了,跟培養抗挫力背道而馳。
作為父母請你反思,尤其是中招更多的爸爸們。
【話題討論:你家是怎麼教育孩子的呢?歡迎分享。】
高級育嬰師,心理諮詢師,原創育兒漫畫文章作者。歡迎關注【育兒秘籍】,你想了解的育兒護理、成長髮育、家庭教育、心理健康,都可以在這裏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