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陪陪我吧”孩子愛黏人,其實是你的孩子“安全感”不足

“媽媽,陪陪我吧”孩子愛黏人,其實是你的孩子“安全感”不足

孩子黏人這是現代社會許多家庭的通病,其實這也是孩子安全感不足的前兆

在生活中我們時常可以看到一個場景,小孩子玩得好好的,突然跑過來跟家長要親親,要抱抱,而在膩歪一會以後就又樂呵呵地去玩了,而有的家長就會拒絕説:“玩得好好的,快去玩去,一會該回家了。”

這種親親,抱抱看似黏人的行為,其實正是從側面表現出了孩子對安全感的需要。孩子天性好奇,外界所有的新鮮事物都對他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但是因為他自身缺乏安全感,所以才會出現跑回家長身邊要抱抱的行為,或者是去哪裏都粘着家長,因為他要確定家長還要自己,然後才敢去大膽的玩。

如果沒有被好好培養孩子的安全感,他成年後也容易缺乏安全感。那麼孩子在哪種情況下會沒有安全感呢?

一、孩子在哪些情況下會沒有“安全感”?

“媽媽,陪陪我吧”孩子愛黏人,其實是你的孩子“安全感”不足

經常對孩子説一些帶有威脅性,嚇唬性的話。例如:“你再哭我就讓警察叔叔來抓你、你再不聽話我就不要你了,你再鬧我就讓護士姐姐給你打針。”當我們説出這些話的時候,孩子確實是安靜了許多,也變得聽話了,但是凡事都有利弊,在孩子安靜聽話的同時,也把孩子的安全感給嚇走了。科學研究表明,有安全感的孩子在長大以後。他們常常可以建立更為出色的人際關係,更加自尊,面對壓力錶現出更大的靈活性和韌性,從學校到人際交往等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更優秀。

威脅和恐嚇雖然使孩子聽話了,還會讓孩子的變得膽小、敏感、多疑、極度的缺乏安全感,並且還會讓孩子對事物產生錯誤的認識,而這種影響不會隨着時間而消散。

所以不論在什麼情況下,家長要給孩子灌輸的應該是“我們陪着你”的理念。

二、“安全感”對孩子的影響是怎麼樣的?

沒有安全感的孩子會對別人説的話很敏感,別人無心的一句話,在孩子心裏就會想很久,還可能理解出不同意思。

同時內心戲也會比較豐富,經常想着我要怎麼做,但是一到了實際的時候,就會因為沒有安全感而變得“束手束腳”。

想要跟人親近,但是到了嘴邊卻説不出來。做事常常很認真,沒有幽默感,也不會自嘲。如果犯了錯就會覺得自己很傻,心理壓力也比較大。

他們在人多的時候會感覺不自在,害怕引起別人的注意或者怕開口説錯話;不願意探索新的事物。

鍾愛流浪的三毛,説過一句話:心若沒有棲息的地方,到哪裏都是流浪。

因為她心中有“安全感”,生命中有愛着她的人,雖然與台灣相隔千山萬水,撒哈拉的每一個角落,不管行走至天涯還是海角,所到之處,都成為她的靈魂故土。

“媽媽,陪陪我吧”孩子愛黏人,其實是你的孩子“安全感”不足

三、家長影響孩子“安全感”的因素有哪些?

有的家長性子比較急,孩子做事沒有分寸難免會犯錯,為了不讓孩子犯同樣的錯誤,就會打罵孩子讓他“長記性”,但其實這樣做往往會適得其反。數據顯示,家庭暴力對孩子的影響遠遠不止一點,孩子在這種家庭環境下成長,極其容易引起自卑、自閉、沒有安全感、叛逆,甚至長大以後遇到事情也會採取極端的方式解決。

“媽媽,陪陪我吧”孩子愛黏人,其實是你的孩子“安全感”不足

家長的出發點是好的都是為了孩子,但是在教育孩子的同時利大於弊,還會破壞孩子的安全感。小孩子難免會犯錯,如果家長採取暴力的手法解決問題,會讓孩子感覺家長沒有耐心教育自己,同時孩子自身的安全感也會受影響。

家長正確的做法是在孩子犯錯以後,採取心平氣和的方式去解決。首先要指出孩子錯誤的所在,然後告訴孩子這麼做為什麼錯,這麼做會對自己或他人有什麼影響,然後教孩子以後要怎麼做才是對的。

四、家長怎麼做能提高孩子的“安全感”?

安全感是孩子成長的動力,家長的愛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基礎,每一個成功的孩子都被給予了足夠的安全感,可是如何提高孩子的安全感,也是一門學問:

“媽媽,陪陪我吧”孩子愛黏人,其實是你的孩子“安全感”不足

1. 足夠的陪伴

家長在孩子小時候的陪伴尤為重要,陪伴是孩子確認和得到心理上安全感的重要來源之一。例如:給孩子足夠的陪伴,而不是陪着。每天抽1個小時全心全意的陪孩子玩玩具、看書、聽故事,不受手機和外界的干擾,讓孩子感受到“被重視感”。休假的時候,要帶孩子游樂園,在可控的範圍讓孩子盡情地玩耍。在離開和回來時,一定要好好早講清楚為什麼要走,什麼時候回來,讓孩子有種在可控範圍之內的安全感。

2. 心平氣和的解決問題

一個好的家庭環境,培養出來的孩子也是不一樣的。在孩子犯錯的時候,不可以打罵,要跟孩子講道理,引導孩子怎麼去正確的解決問題。在孩子哭鬧的時候,堅決不可以説:你不聽話我就不要你了之類的話,這麼説會讓孩子感覺到自己根本不重要,有一種隨時都會被拋棄的感覺。

3. 多傾聽孩子的傾訴

當孩子有了獨立的意見的時候,不要着急的否認説:“你個小孩子你懂什麼。”

把孩子當成平等的,有獨立人格的人,家庭中的事情不妨讓孩子也適當的參與討論,並且可以適當地採納他的建議,給他平等的“安全感”。

“媽媽,陪陪我吧”孩子愛黏人,其實是你的孩子“安全感”不足

安全感是孩子成長的動力,父母的愛是孩子成長的基礎,童年的經歷幾乎可以影響一生,而只有家長與孩子建立起依戀關係,才能讓孩子有足夠的安全感。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908 字。

轉載請註明: “媽媽,陪陪我吧”孩子愛黏人,其實是你的孩子“安全感”不足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