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對社交有着本能的需求。
尤其是在3~5歲成長的“人際交往敏感期”,孩子會非常喜歡跟朋友玩。
他們通過一起玩、分享玩具、食物,建立信任,體會被認可被欣賞的喜悦感。
就像心理學家皮亞傑説的:童年時期一般有兩個世界,一個是和父母相互作用的世界,一個是同伴的世界。
同伴起着與父母同樣重要,甚至更重要的作用。
既然同伴如此重要,那麼,為什麼有些孩子會很難融入集體、交到朋友呢?
- 孩子的原因
有些小孩是因為自身性格的原因,而導致無法順利融入集體,比如非常內向,沉默寡言,在人前拘束不會表達,經常拒絕別的小朋友的邀請。
還有些小孩比較霸道,喜歡以自我中心去搶玩具、打人等等,長期下去,大家都不喜歡跟他玩。
- 家庭的原因
孩子説:“媽媽,他不跟我玩。”其實是孩子在向父母求助,他的內心是渴望融入集體的。
有的父母會忽略孩子的社交需求,直接來一句:“不玩就不玩,咱不稀罕,把學習搞好,他們自己會找你玩的”,從而讓孩子錯失學習社交的機會。
還有的父母會把問題歸咎在孩子自己身上,指責孩子:“他為什麼只不跟你玩兒呢?”孩子得不到理解,還加重了痛苦,社交自信心被打擊,對交友產生畏懼。
可見,父母沒有給孩子正確的社交引導,也會造成孩子出現社交障礙的情況。
- 環境的原因
孩子的交往是雙向的,環境中有沒有合適的玩伴是影響孩子社交的關鍵因素。
想交朋友身邊卻沒有同齡的孩子,遠離熟悉的環境搬家到新社區,找不到跟自己有共同興趣愛好的朋友,這都會讓孩子找不到合適的交往對象,而無法融入集體。
不論是什麼原因,孩子社交受挫時,都需要被理解和正確引導。想讓孩子擁有更健康的社交,家長們不妨試試下面幾種方法:
- 傾聽和引導孩子
被別人拒絕的時候,孩子會覺得很低落、很困惑。這個時候父母不要着急講道理,而是要認真傾聽和引導孩子。
演員蔡少芬帶孩子參加節目,小女兒遭到了其他夥伴的排斥,哭着找蔡少芬訴説委屈。
“她們都不跟我玩!”
“她們只喜歡姐姐!”
“她們一整天都不理我!”
蔡少芬擁抱並鼓勵女兒:“我覺得你的感受是真實的,我也接納你的感受。我教你一樣東西,就是你笑容多一點,你主動一點,你做回自己,他們肯定會被你吸引的。如果你還計較,你永遠都是一個不快樂的人。”
看到孩子的情緒,並且接納他,給予孩子鼓勵和勇氣,是讓他重拾社交信心的鑰匙。
- 教孩子“破冰”融入
很多時候孩子社交失敗,是因為不知道怎麼邁出“破冰”的第一步。
遊戲力工作室創始人李巖老師説,培養兒童社交能力的關鍵在於幫孩子理解集體規則和做出貢獻。
因此,當孩子想要融入集體的時候,家長可以這樣做:
首先,引導孩子觀察和理解對方在玩什麼,遊戲的規則是什麼;
其次,主動做出貢獻,自然而然地融入。比如,如果其他小朋友搭積木,可以先幫他們拿積木,如果在打球,可以先撿球,如果在跳繩,可以先拉皮筋,再輪流跳,等等。
最後,引導孩子理解集體的規則。不要一加入遊戲就説其他人做得不對,畢竟,大家都不喜歡破壞秩序的人。
- 給孩子多一點緩衝和適應的時間
每個孩子的特質不同,人際交往模式也不同。
有的孩子外向開朗,喜歡交很多朋友;有的孩子則內向安靜,只喜歡和一兩個小夥伴維持好朋友的關係。
電視劇《小謝爾頓》中的主角謝爾頓高智商、過度自信,但情商卻超低,而且不喜與人交往,成長到9歲,卻一個朋友都沒有。
因此,媽媽總是格外地擔心他,看他在學校一個人吃飯,恨不得坐過去陪他。
然而,他一直沒交上朋友的原因,不是自身太過孤僻,而是沒遇到志趣相投的人。當他遇到了跟他一樣不擅長社交,但是同樣酷愛火箭學的唐,才跟對方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身為父母,在教養孩子如何去人際交往之前,不妨先停下腳步來了解孩子,多點耐心,給孩子多點機會,他們才能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友誼與社交。
孩子遭遇社交障礙,是成長的卡點,也是學習的機會,身為父母,相比為孩子直接解決問題,更重要的課題是瞭解孩子,理解和引導孩子,教孩子學會坦然的面對拒絕,培養獨立社交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