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發育一直是父母最為關注的問題,怎麼才能讓他們健康發育呢?簡單來説,就是吃好睡好運動好,但是説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單單一個“吃”字,就讓很多父母非常頭疼。
添加輔食前,孩子以奶為食,每天不是母乳就是奶粉,只要填飽肚子,就能滿足他們的發育需求。添加輔食後,父母需要考慮輔食的營養、味道和性狀,不僅味道好、營養足,還得滿足咀嚼能力的鍛鍊。
瞭解寶寶輔食添加時間和重點
輔食添加一般在4-6個月,最晚不超過8個月。這是因為寶寶從母體帶來的鐵元素基本消耗殆盡,需要從食物中獲取,以便促進身體發育的需求。
同時也跟寶寶的生理需求有關,寶寶好奇心非常強烈,對身邊的一切都非常好奇,包括食物,如果在他們能夠添加輔食的階段及時添加,不僅可以均衡營養,還可以增加他們的滿足感。
但是寶寶具體應該吃什麼輔食?如何安排他們的一日三餐呢?
輔食添加前,父母需要先了解輔食添加的三個重點,以及寶寶對營養的需求,然後再按需餵養,讓寶寶吃好喝好發育好!
A、輔食添加的三個重點
1、一歲內寶寶應該以奶為主,輔食只是輔助營養的作用,千萬不要主次不分,忽視奶的攝入。
2、輔食添加應遵循“由稀到稠、由少到多、由細到粗、由單一到複雜”的原則,切勿隨意添加,枉顧寶寶的發育特點。
3、一歲內輔食應該原汁原味,不添加額外調味品,可加油但不能太多,不加鹽也別吃糖。
B、寶寶對營養的需求
4-6個月,寶寶最缺乏鐵元素。輔食添加的首選是強化鐵米粉,以及富含鐵元素的蛋黃、紅肉。
寶寶發育需要均衡、全面的營養。輔食適應後,父母應該讓輔食儘量多樣化,保證寶寶的營養均衡又全面。
瞭解各月齡寶寶咀嚼能力的發育
輔食添加應該遵循“由稀到稠、由細到粗”的原則,不只是因為寶寶從液體飲食到固體飲食,需要一定時間的過渡,更是因為不同月齡寶寶的咀嚼能力不同。為了飲食的安全,應該按照寶寶不同階段的不同需求,提供不同性狀的輔食。比如:
A、6個月是“吞嚥期”
吞嚥期,寶寶的咀嚼能力還沒出現,他們的舌頭只能進行簡單的前後運動,雖然可以進食輔食,但是隻能像吃奶一樣,把嘴裏的食物直接吞嚥下去。
因此,寶寶只能吃質地柔軟的泥糊狀輔食,比如:沖泡適宜的米粉,五顏六色的蔬菜泥、水果泥,以及補鐵的蛋黃和肉泥。
PS:初始階段,應該先添加強化鐵米粉,泡的稍微稀一些,然後逐漸加稠,適應後再逐漸添加蔬菜泥、水果泥、蛋黃泥和肉泥。
B、7-8個月是“蠕嚼期”
蠕嚼期,寶寶的咀嚼能力已經出現,但是還不熟練,需要舌頭的配合。
因此,寶寶需要進食一些質地稍厚的泥糊狀輔食,比如稍微稠一些的肉泥、軟爛的米粥、小米糊等等。嬰兒米粉仍然可以食用,但是不能泡的太稀。
C、9-10個月,是寶寶的“細嚼期”
細嚼期是寶寶咀嚼能力學習的黃金期,寶寶能夠通過乳牙、舌頭、頜骨和臉部肌肉的共同作用,把食物嚼爛併吞嚥下去。
因此,寶寶可以添加一些質地柔軟的塊狀輔食,比如軟爛麪條、蔬菜粥、肉末粥;發育良好的寶寶,已經可以添加細膩的肉丸和煮熟的土豆了。
D、11-12個月是“咀嚼期”
咀嚼期,寶寶可以吃一些比較大、比較軟的塊狀輔食,比如肉丸、餛飩、雞蛋糕、饅頭、飯糰等等。
PS:6-12個月,寶寶隨時都會出牙,出牙時會出現牙齦發癢、腫痛的不適,為了緩解不適,促進咀嚼能力的鍛鍊,可以給寶寶準備一些手指輔食,比如蘿蔔條(嫌硬可以煮熟)、黃瓜條、蘋果條、手指餅乾等等。
一般來説,按照這個順序添加不同性狀的輔食,寶寶都會接受良好,咀嚼能力也會得到不錯的鍛鍊。
遠離錯誤餵養,尤其是這種常見輔食
有些父母忙於工作,有些父母廚房小白,有些老人帶娃,輔食基本湊合了事,為了讓孩子快點填飽肚子,常常會給他們吃“湯泡飯”。
什麼是湯泡飯呢?簡單來説,就是湯和飯混合在一起的食物,有湯有菜又有飯,看起來營養,卻不適合孩子吃!
這種常見輔食真的不適合孩子,消化不了有害健康,很多奶奶經常喂
1、湯多代表水分多。孩子的食量是一定的,吃太多水分意味着其它食物就少了,營養自然不多,久而久之很容易營養不良,影響發育。
2、大多都是重口味。湯泡飯用的湯,多是大人吃的菜湯,裏面油多鹽多,口味比較重,根本不適合孩子,食用後可能會腸胃不適,也可能會導致不良飲食習慣的建立。
3、太硬不好消化。湯泡飯跟米粥不同,湯泡飯用的是米飯,一個米粒一個米粒,對孩子來説有些硬,往往是消化不了的。
4、影響咀嚼能力鍛鍊。孩子吃湯泡飯時,大多會“囫圇吞棗”,不咀嚼就吞嚥下去了,完全不利於咀嚼能力的鍛鍊。
因此,這是一種錯誤的、不利於孩子健康的輔食,家有孩子的儘量別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