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待孩子的叛逆,父母和老師可以做些什麼?

對待孩子的叛逆,父母和老師可以做些什麼?

“要從尊重做起”。

尊重就是“實事求是地看待一個人”“認識到其獨特個性”。實事求是看待學生、看待孩子挺不容易,父母與教師的心很容易被自己的傲慢與偏見所矇蔽,只是看到他想看的。

比如,心裏想讓孩子好好學習,聽家長和老師的話,或高人一等才算贏。如果,事與願違,家長就認為孩子不成器,或者認為孩子叛逆。

然而,重要的不是孩子的表現是否符合父母的期待,而是父母如何去從孩子的表現中發現機會。

能否發現表象背後的機會,這簡直是天堂地獄的轉折點,無論孩子是學業優異,還是厭學拒學、情緒障礙、打架鬥毆、閉門不出、學業一塌糊塗等;關鍵是如何去讀懂孩子內心深處的需求,如何化腐朽為神奇。

從這個角度看孩子的叛逆,這反而是孩子成長、父母成長以及老師成長的契機!

對待孩子的叛逆,父母和老師可以做些什麼?

經常聽家長抱怨,孩子進入叛逆期,實在太難管了,真是讓人頭疼,罵也罵不得,説了又不聽,到底該怎麼辦呀?

孩子的成長共有三次叛逆期,不同時期還有不同的叛逆表現,心理發育特點也大有不同。

所以,家長面對孩子的不同時期所採取的教育方法也要不同。

2-3歲的時候,這是孩子第一次進入叛逆期,稱為“寶寶叛逆期”。

7-9歲,孩子第二個叛逆期,是“兒童叛逆期”。

12-18歲,人生第三個叛逆期,是我們最常見的“青春叛逆期”。

三個叛逆期,孩子難管程度依次增加,作為家長到底該怎麼管?

01

折磨人的“寶寶叛逆期”

兩歲左右是孩子人生的第一個叛逆期,有句話叫“可怕的兩歲”。

孩子從可愛的小寶寶變成一個小惡魔,發起脾氣來十分暴躁,哭起來驚天動地,活脱脱一個小祖宗,對你所有的安排都是拒絕。

讓孩子吃飯,他不喜歡就堅決不吃;

喝奶,不喝;

讓孩子睡覺,可他就是要玩兒,不讓玩就哭;

敢兇我我就鬧,扔玩具,砸東西...

在育兒節目《媽媽是超人》裏我們可以很直觀的看到,包文婧被女兒“包餃子”總是氣到崩潰,孩子哭,她也委屈地哭。

對待孩子的叛逆,父母和老師可以做些什麼?

還有梅婷的女兒快快,是個脾氣比較大的女孩,吃飯喝奶梅婷都得和她商量着來,稍不注意就逆了快快心意,大發脾氣。

這個時期的孩子還沒有“規矩”意識,隨意砸東西、對家長拳打腳踢、總是回答“不要”,這是一種原始反應,所以這個時期,家長就要慢慢讓孩子知道“規矩”的意義。

儘量不用商量的語氣

現在的家長越來越崇尚民主教育,總是給孩子自主選擇的權利,但是這個方法對於2、3歲的孩子不適應,這個年紀的孩子哪裏知道什麼叫民主,他們只知道家長和我商量,那我就要説不!

也不要用命令的口氣

命令是一種下意識的粗暴,家長口氣衝,那麼孩子接受到的反饋就是粗暴,孩子會比你反應更加激烈。既要語氣平和,又要讓孩子知道應該怎樣做,才是父母要引導的。

對待孩子的叛逆,父母和老師可以做些什麼?

02

鬥智鬥勇的“兒童叛逆期”

7-9歲時,孩子終於進入了小學,開始正式進入了社會模式,和老師、同學等外人打交道,孩子的自我意識慢慢覺醒,經常和家長唱反調,試圖挑戰家長的權威,不願被家長管。

這個時候,家長的管教在他們眼裏會變成不耐煩的指責,造成孩子易怒、易衝動、會頂嘴的性格,且對生命還沒有畏懼感,容易做出極端的舉動。

這個時期的孩子心情晴雨不定,為了讓孩子度過叛逆期,家長的教育方法也要適時改變。

溝通比命令有效

這個時期的孩子需要家長耐心的溝通和安撫,傾聽孩子的意見,理解孩子的觀點和思維模式,讓孩子暢所欲言,而不是用父母的身份和道理來打壓他。

適當的放下父母的面子和權利,學着做孩子的朋友,這個年紀的孩子最想證明自己是“小大人”,那就讓孩子去證明,讓孩子的人格受到尊重。

比如:

買衣服時,尊重孩子的喜好,而不是家長覺得孩子應該穿什麼;

報興趣班時,看孩子的興趣是什麼,而不是家長覺得哪個更有用;

在做選擇的時候,聽聽孩子的意見,而不是直接幫孩子做決定。

這個時期,家長要在約束孩子和給孩子空間中做好平衡,不能過分約束,但也不能一味放鬆,張弛有度,給孩子空間和自主選擇權,但也要孩子知道行事的規矩和道理。

對待孩子的叛逆,父母和老師可以做些什麼?

03

温柔守護的“青春叛逆期”

如果三個叛逆期,一定要排個名,那麼青春期的叛逆,無疑是最令家長頭疼的。

我們經常能聽説父母抱怨這個時期的孩子,有多難管教。

“兒子越大越不着家,説幾句,就把房門關上,嫌我們嘮叨!”

“女兒自從上了中學,就對我們沒話了。”

“今天和讀高中孩子吵起來,太生氣打了他,我現在該怎麼辦?”

更嚴重的還有一些孩子不學無術,聚在一起吃喝玩樂,喝酒抽煙。

可以説,十幾歲的孩子叛逆起來,最讓父母困惑和無助。

這個年紀的孩子,生理到心理都產生了巨大的變化,很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更加嚮往獨立和自由。

注重溝通的方式方法

青春期的孩子,最容易和父母關係變得僵化,他們常常覺得父母不理解自己。

電視劇《小別離》中朵朵一直聽話乖巧,卻在某天也開始對父母大喊大叫:“你們尊重過我嗎?在你們眼裏,除了成績還有什麼!出去!出去!”

對待孩子的叛逆,父母和老師可以做些什麼?

其實,不是父母的愛錯了,而是我們表達上出了錯。

過多地關注孩子的學業,很少聽孩子內心的聲音,於是他們漸漸關上心門,自然會拒絕管教。

所以孩子在青春期,更要與他保持良好親子關係。

其中,聽比説重要得多,放棄居高臨下的互動模式,多問問孩子怎麼想的,一定讓孩子明白,不管多大,爸爸媽媽永遠是最值得信賴的朋友。

尊重孩子,減少控制

在他們小的時候,你打罵孩子,用盡父母的權威,但當孩子大了,你會發現打不哭他,嚇不到他,怎麼罵他都低着頭不説話,然後用他最叛逆的方式去反抗你。

這個時期,越高壓,反而反彈得越厲害。

有個網友,兒子16歲那年説要和同學去旅行,這是兒子第一次遠行,妻子很擔心,怎麼都不同意,甚至和孩子吵起來。

但是網友聽完卻意外地答應了,甚至主動和孩子一起做攻略。

對待孩子的叛逆,父母和老師可以做些什麼?

有人問他:“你不擔心啊?”

網友説:“擔心啊,不過我都打聽過了,路線和酒店都安全得很。這是他自己的決定,也沒什麼錯,孩子大了,父母能做的是支持,總是擋在他前面,他得不到成長,也會怨恨我們管得太多。”

是啊,叛逆期的孩子,你越管,孩子越反感。

不妨在大原則下,多聽孩子怎麼説,發自內心的尊重、理解和支持孩子,減少對孩子的控制。

叛逆不是錯誤,而是成長的標誌,家長正確對待,和孩子一起跨越過去,給孩子一個温暖的氛圍和和諧的環境,幫助孩子塑造健康的心理和人格,相信孩子一定可以長成一棵參天大樹。

改正錯誤的家庭教育,才能真正解決孩子的問題。孩子很忙青少年教育運用獨家研發的一助雙驅動指導系統,提升家庭的力量,使全家人都因為相互的支持而勇敢的面對問題和困難,能有效的改變不健康的家庭關係模式,徹底解決孩子成長中的各種問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603 字。

轉載請註明: 對待孩子的叛逆,父母和老師可以做些什麼?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