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爸爸媽媽可能不知道黃疸是什麼,黃疸是一種在新生兒身上很常見的疾病,主要表現為面部、身體、手心等位置的皮膚髮黃。老一輩也有老一輩的方法,但是不是所有的土方法有效果,有時候寶寶甚至會因此出現拒食、尖叫、抽筋等症狀,除了送去醫院再沒有別的方法了。
所以在寶寶出生之前,爸爸媽媽要多瞭解黃疸的知識,防患於未然。
寶寶出生後,身體裏面的紅血球會在分解的過程中產生一種黃色的色素,我們稱之為“膽紅素”。膽紅素會進入寶寶的血液循環,一般情況下,膽紅素都會進入肝臟,然後被分解成其他的物質,然後這個物質隨着糞便排出體外,所以大便的顏色會呈現出棕色。
但是,往往新生兒的肝臟還沒有發育好,這就導致了膽紅素在肝臟中不會被全部分解,所以膽紅素會繼續停留在血液中。這也是黃疸產生的原因。
在室內光線比較暗的情況下,家長其實很難發現寶寶出生後的皮膚髮黃。所以想要知道自己家的寶寶出生後是不是得了黃疸,就需要將寶寶抱到自然光照的室外去觀察。
黃疸不是遺傳疾病,一般來説寶寶得了黃疸是有原因的。
在分娩的時候,寶寶如果受到了產傷,就有可能得黃疸。因為這個時候血液在損傷處無法流通,膽紅素就會在這個地方淤積,使得部分區域發黃。
如果寶寶早產,那麼她可能會因為自身的肝臟器官沒有發育完全而得黃疸。
另外,如果寶寶的肝臟受到了感染或者是血型不相容,也有可能得黃疸。
總的來説黃疸不可怕,是因為寶寶的血液或者是肝臟問題引起的。知道這個父母們就應該放下心來。因為,大部分的新生寶寶都會有黃疸,輕微的黃疸在出生後一段時間就會痊癒,這種就叫做“生理性黃疸”。寶寶的黃疸特別嚴重的話,就是比較罕見的“病理性黃疸”。這個時候家長需要及時帶着寶寶去醫院進行治療,並聽從醫生的建議用藥。
對於病理性黃疸,醫生一般會讓寶寶暴露於一定數量可控的紫外光下。紫外線可以幫助寶寶分解多餘的膽紅素,這樣子就能夠幫助減輕肝臟的負擔。在光照解決不了的情況下就有可能會進行換血,把膽紅素含量高的血液換掉,這種方法不到最危險的時候是不會使用的。
對於生理性黃疸,醫生會建議寶寶先暫停母乳餵養,並食用配方奶粉。還有的醫生會建議你增加母乳餵養的頻率。醫生的觀點沒有衝突,兩種方法都會對寶寶產生作用,讓黃疸現象有所好轉。
寶寶出現黃疸代表着肝臟功能的發育不健全,並不是寶寶的飲食出現了問題。爸爸媽媽們在瞭解過這些知識之後,相信都不再會對黃疸出現誤解了。其實,我們要站在科學的角度去看待它,讓寶寶享受科學有效的醫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