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個性。
有一些孩子特別好帶,吃了就睡,睡了就起來玩。
而有一些孩子,那就是喜怒哀樂非常的明顯,一點點的響聲就能讓睡着的孩子驚醒,只要尿不濕濕了一點點,媽媽沒有及時發現孩子就立馬哭聲震天。
如果碰上一個好帶的孩子,媽媽會帶的舒服一些,而碰上一個不好帶的孩子,會讓媽媽累得要崩潰,但其實這個不好帶的孩子往往是高需求的寶寶,高需求的寶寶其實會更聰明!
孩子有12個特點,説明是高需求寶寶,媽媽多點耐心會讓孩子更聰明
美國兒科醫生西爾斯博士總結了高需求寶寶的12個特點,孩子佔有這12個特點中的大部分情況,説明是一個高需求的寶寶,媽媽要清楚應對策略。
特點1:情感反應強烈
哭的時候很大聲,笑的時候也很大聲,説明孩子的整個情緒是非常外放的,而情緒外放的孩子説明他對情緒的釋放做得非常的到位,這樣反而更有利於孩子的健康。
【媽媽應對策略】
不要嫌棄孩子愛哭,畢竟哭是孩子的語言,笑是孩子情緒的表達,情緒表達好的孩子以後不容易出現抑鬱的情況。
特點2:精力旺盛
高需求的寶寶對這個世界會更好奇,會更加願意身體力行地去探索這個世界,所以我們發現高需求的寶寶一般活動量會比較高,精力會比較旺盛。
孩子睡眠時間短,玩耍的時間長,接受的刺激會更多,孩子的大腦發育會更快會更聰明。
【媽媽應對策略】
幫助孩子排除環境中的安全隱患,讓孩子開心地玩,安全地玩。
特點3:需要頻繁喝奶
對於小寶寶來説,喝奶不僅僅是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慾,更主要是讓自己的情緒得到緩解和釋放。
高需求的寶寶情緒來得比較快,除了哭和笑之外,他會更加地傾向於通過吸吮母乳來緩解自己的情緒,來緩解自己的緊張,所以高需求的寶寶可能喝奶的次數會更多一些。
【媽媽應對策略】
母乳餵養的時候,媽媽要學會調整睡眠時間和心態,滿足孩子的吸吮需求,才能讓孩子吃好睡好玩好。
特點4:黏人精
高需求的寶寶不喜歡自己獨處,總是需要人陪。
孩子在玩玩具的時候,媽媽想去上個廁所,孩子都不願意。因為他覺得有媽媽在身邊,他會更有安全感,畢竟人類幼崽對於危險的逃避能力比較弱,待在媽媽身邊確實會安全一些,這恰恰是高需求寶寶的聰明之處。
【媽媽應對策略】
打足精神陪伴孩子,如果自己實在是精力有限,可以考慮再請一個人來一起撫養孩子。
特點5:要求多
比如孩子添加輔食的時候,有一些孩子媽媽喂就吃,有一些孩子卻偏偏不幹,偏要自己吃。
高需求的孩子就會特別有個性,我想自己吃,如果媽媽餵我的話我偏不吃,所以這些孩子會更加的挑剔。挑剔説明孩子有自己的個性,也代表着孩子更聰明。
【媽媽應對策略】
儘可能滿足孩子的需求,讓孩子知道這個世界是安全的,媽媽是愛我的。
特點6:頻繁夜醒
特別是一歲以前的孩子,經常會在晚上醒過來,夜奶的時間也要比其他的孩子要高。
【媽媽應對策略】
給孩子安全良好的睡眠環境,一歲以內可以滿足孩子夜晚喝奶的需求。
特點7:難以滿足
高需求寶寶對各方面要求比較苛刻,所以經常會讓媽媽覺得這個孩子太難帶,太難哄了。
【媽媽應對策略】
孩子再難帶媽媽也要控制住自己的脾氣,儘可能的滿足孩子的需求。
特點8:生活不規律
好帶的孩子吃飽就能睡,生活非常的規律。
但是高需求的寶寶因為對外界比較敏感,他的整個生物鐘會相對比較混亂,比如説平時晚上10點睡覺,但就是因為9:30的時候媽媽忘記給他講故事了,他就一直沒有睡,而且吵吵鬧鬧的。
【媽媽應對策略】
孩子的各項生活要有儀式感,讓孩子慢慢地變得更加規律。
特點9:對外界變化很敏感
媽媽剛哄孩子睡着放在牀上,這時候爸爸輕輕地推開房間的門,沒想到孩子馬上就醒過來了。
高需求的寶寶對外界環境和自己身體的感覺都特別的敏感,會非常注重細節的變化,這在成年人是一種非常好的品質,説明孩子比較敏感,但對於小孩子來説就會讓照顧他的人覺得很麻煩。
【媽媽應對策略】
儘可能的讓孩子生活的環境固定一些。
特點10:喜歡抱
有些孩子你放在牀上會自己玩,但這些孩子都不是高需求的寶寶,高需求的寶寶特別喜歡抱抱。感受媽媽的體温和心跳,會讓他們覺得更安全。
【媽媽應對策略】
孩子在6個月前,怎麼寵都不過分,對於高需求寶寶在6個月前一定要多抱抱。
特點11:需要父母安撫
有些孩子哭了一會兒,父母不理他,他就自己不哭了,自己去玩了,但這不是高需求的寶寶,高需求的寶寶,很難自我安撫,需要父母安慰才能更好的平復情緒。
【媽媽應對策略】
及時觀察孩子的情緒變化,及時安撫孩子。
特點12:分離焦慮明顯
只要離開媽媽,孩子就無心喝奶玩耍和睡覺,所以孩子的分離焦慮會特別的嚴重。
【媽媽應對策略】
在分離之前,媽媽要提前的跟孩子商量好,避免孩子分離焦慮太嚴重。
高需求的寶寶就是非常難搞的,寶寶媽媽帶得很累,但其實恰恰是孩子的這種個性,會讓孩子對外界更敏感,大腦受的刺激更多,更聰明,所以媽媽雖然累也應該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