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最關心的孩子發育問題,非身高莫屬了,從大家對“補鈣”這件事的狂熱就可見一斑。
但現實是,很多家長重視歸重視,生活中卻常因一時疏忽,耽誤了孩子的身體發育,這是缺乏相關知識導致的。
那些被身高拖垮人生的孩子,都曾有“往上躥”的潛力,在成長的關鍵期如果能把握住機會,多長几釐米是完全可以實現的,可惜父母不懂。
父母對待孩子身高問題的兩種常見態度:1、過於焦慮,好心辦壞事
有的家長本身個矮,擔心孩子受影響,個頭也不高,於是鑽進了焦慮的“套子”,每天都給孩子吃補品,一聽説對長高有好處就給孩子用上。
結果最後補過了頭,導致孩子“性早熟”,骨骼線癒合提前,徹底失去了長高的機會。
2、順其自然,沒把握黃金期
這類家長往往身高還不錯,認為孩子往後也不會矮,但又有些盲目、過分自信,結果忽略了孩子發育較晚的表現,使其錯過了長高的最佳時間。
以上這兩種情況,真的都挺可惜的,因此家長們對孩子的身高問題,一定要科學處理,細心照護。
身高不可輕視,對孩子的心理影響及長大後的前途,有時都能起到關鍵作用。
身材矮小的孩子易自卑,長大後報考的專業、工作崗位,甚至婚姻都會受到限制,畢竟要求身高的行業也不少。
身高受哪些因素影響?大家都知道,孩子的身高主要受父母基因的影響,但還有30%來源於後天的養育環境。
世衞組織曾發佈過一個計算子女身高的公式:
- 男孩身高(釐米)=(父身高 + 母身高 + 13)/2±7.5cm
- 女孩身高(釐米)=(父身高 + 母身高 - 13)/2±7.5cm
大家可以對號入座,大概算一下自家孩子以後的身高,但這個結果也是存在誤差的。
公式僅是科學家在大量的人羣調查研究後,得出的一個初步結論。
但我們都知道,人類個體的差異性很大,不同的地區,不同的生活習慣,都會對最終身高有影響,因此不會適合每一個人,只能説是粗略的統計方法。
而且,身高這回事兒,是七分天註定,三分靠打拼呀~你看公式末尾的“±7.5cm”,説明能不能發揮出身高潛力,最大的差別能達到15cm!
比如小明的最終身高能達到180cm,但後天的環境因素限制,使其沒有完全發揮身高潛力,僅長到了175cm。而小華的計算結果是170cm,後天完全發揮了身體潛能,最後長到了176cm。
怎樣讓孩子長更高?想讓孩子發揮出基因中的潛力,儘量往上躥一躥,父母該怎麼做呢?孩子有兩個長高的關鍵時期,千萬不要錯過:
- 嬰幼兒期
這是人體生長的第一個關鍵階段,也是生長最快的階段,小寶寶彷彿每天都與前一天不同。出生第一年就可以生長25cm,第二年12cm,第三年8cm。
- 青春期
這屬於最後的衝刺階段,女孩的青春期較早,約從10-12歲開始,男孩從12-14開始。
青春期孩子的身高會出現猛增,每年長高慢的約8cm左右,快的12cm左右,一兩年之後就會漸漸放慢。
在這兩個關鍵階段,父母要保障好以下幾點:
1、飲食科學均衡
眾所周知,營養充足是身高的保障,而鈣元素與骨骼發育息息相關,補鈣自不用説。但過猶不及,鈣補多了也會造成壞影響,過量的鈣會使人沒胃口,增加代謝負擔。
除了鈣,其它營養元素也不可忽略,均衡的營養永遠是健康的前提。
果、蔬、蛋、奶、魚、蝦、肉等,還有粗糧和細糧,各種食物都吃一些,才能長得高長得壯。
肥胖是“身高大敵”,太瘦也影響健康,這一數據也是家長值得注意的。不同的年齡有不同的標準體重,別與標準相差太多才好。
各種保健品和補品少吃,裏面含有的物質雖然會可能有短期促發育的功效,但這樣很可能使骨骼線提前閉合,反而影響身高。
只要飲食做到位,孩子什麼補品都不需要。
2、睡眠充足高質
夜晚在深度睡眠中生長激素分泌的量最高,而白天很少,僅為晚上的三分之一左右。
小學生需保持每天10小時的睡眠,初中生要睡足9小時,高中生8小時為佳,父母要加緊提高輔導作業的效率呀~
3、運動適當
運動也是必不可少的增高方法,能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對骨骼的形成、發育有利,還能增進食慾、促進睡眠。
強度適當的拉伸運動,如游泳、打羽毛球、籃球等,能使遺傳潛力達到最大程度的發揮。
4、心理狀態愉悦
現代醫學研究中,發現心理因素對身高也有影響,主要在於其對內分泌穩定的調控。
因此,關注孩子的心理狀態也至關重要,別光知道抓學習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