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男孩明明(化名)上幼兒園不久
老師就喊家長來學校
建議帶孩子上醫院檢查
原來,明明上課坐不住
看到哪裏好玩就跑到哪裏
感覺像裝了發動機一樣,很難安定下來
家人帶着明明
到福州市婦幼保健院
神經發育門診就診
果然查出孩子患了
“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多動型”
明明是今年9月份上幼兒園的。據老師介紹,他上課時坐不住,不聽指令,其他小朋友在上課,他會自己跑到放玩具的櫃子前玩,有時喜歡在地上打滾,排隊時也只會站一會兒,眼睛東張西望,看到哪裏好玩就跑到哪裏。明明像裝了發動機一樣,很難安定下來。根據以往的經驗,老師提醒家長,不妨帶孩子上醫院檢查身體。
在福州市婦幼保健院
神經發育門診的劉詠秋副主任醫師
接診了明明
劉醫生髮現,明明與人對視正常、對答自如、檢查也基本合作,而康納氏父母問卷多動指數較高,多動症篩查量表顯示:多動衝動,發育商基本正常,但其中社交行為能力稍差,行為量表提示孩子喜歡吵鬧、情緒波動、很難與人合作。綜合判斷,明明屬於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多動型。
“這也就是我們常説‘多動症’。”劉詠秋介紹,多動症主要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或(和)活動過多、衝動,有的伴有學習困難、社交問題等。60%-80%可持續至青少年期,一半可持續到成人。這樣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及執行能力弱,做事常常缺乏計劃性、三分鐘熱度,給家長、老師及孩子的學習帶來很大的挑戰。
劉詠秋表示
明明的情況並不少見
據國內統計
兒童多動症患病率高達6.26%
“九月份開學後,來我們這就診的幼兒園和一年級孩子明顯增多,其中不乏多動症。”劉詠秋告訴記者,這些患兒大多是老師要求帶來醫院檢查的,原因是這些孩子和其他大多數孩子不同,上課坐不住,不遵守課堂紀律。
劉醫生建議,如果發現孩子上課心不在焉、似聽非聽,注意力不集中,經常不能按要求完成作業,或上課坐不住,經常做小動作或搖擺身體,或者話多、常常在別人問話還沒有問完時就搶着回答,在校園裏跑來跑去、爬上爬下,忙個不停,不懂得排隊,應帶孩子到神經發育門診檢查。
他也提醒家長和老師,對被診斷為多動症的孩子,首先要認識到,孩子的問題行為不是他故意的,要看到孩子的閃光點,給予他們更多的正向關注和鼓勵,給予他學習和交往的自信心,減少他們因為挫敗感而產生新的問題;其次,家教醫要密切配合,多溝通了解孩子在校情況,在醫生的指導下,通過心理行為干預,逐步規範孩子的行為,必要時可藉助一些醫學手段包括用藥加以糾正。醫生表示,對此症一般藥物控制、行為治療或二者結合。行為療法,就是指通過採取恰當的獎懲措施,幫助兒童建立良好的行為,消除不良行為。
來源:福州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