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曉梅媽媽聊育兒
寶寶是父母生命的延續,當寶媽得知自己懷了寶寶的時候,就會開始憧憬自己以後與寶寶的幸福親子時光,也會為寶寶的出生做準備,迎接寶寶的到來。
最近一位媽媽在網上分享了自己的親身經歷,在懷孕初期寶媽做好了充分的思想準備,而且會去孕婦中心去學一些關於如何照顧孩子等方面的知識。在以為自己會在孩子出生後,會做一名合格的媽媽的時候,卻被現實迎頭痛擊。
母乳餵養對於寶寶來説是好過任何的餵養方式,很多媽媽會由於身體的原因,而缺乏母乳,導致寶寶沒有奶喝,也會讓寶媽很是難過。在孕期寶媽就應該調整的自己的身體狀態,聽從醫生的建議,儘量的讓寶寶能夠吃上母乳,有利於寶寶的健康成長。
1.增加嬰兒的免疫力
母乳的營養成分非常的豐富,在母乳中含有大量嬰兒所需要的抗生素,對嬰兒的健康起到保護的作用,母乳是任何乳製品,還有其他物質無法代替的,所以在寶寶出生的時候最好給孩子以母乳餵養的方式。
母乳有利於寶寶的消化,奶粉餵養,雖然也是接近母乳,但是裏面還有一些其他的成分,不利於寶寶的消化,長期喝奶粉的寶寶在排便的過程當中會有比較臭的味道,母乳裏面的營養成分會很均衡,有利於寶寶的健康發育。
母乳餵養的過程,也算是媽媽與寶寶互動的過程,俗話説得好:母子連心,寶寶通過對媽媽乳頭的吸吮來刺激媽媽,對自己進行撫摸與關愛,更有利於寶寶在情感與心靈上的交流。
如果不是採取母乳餵養的方式,給孩子買一些奶粉的話,奶粉的價錢也是不菲的,長期喝奶粉不僅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而且還會在經濟上帶來一些負擔。
1. 讓寶寶多吸吮
寶寶多多的吸吮可以促進乳頭的噴入反射,有利於乳汁的分泌,尤其寶寶吸吮的時間越長,次數越多,就會越快的促進乳汁的分泌,寶寶也就會越早的喝到奶。
寶媽的乳汁跟心情狀態密不可分,情緒的變化會直接的影響到內分泌系統,從而影響乳汁的多少,在哺乳期不要讓寶媽的情緒過於激動與焦躁,這樣也不利於寶寶的奶水供給,保持越快的心情對奶水的充足是很重要的。
在寶媽沒有奶水的情況下可以在飲食上進行調整,一些有營養的食物會專門地成為下奶的“補品”,寶媽可以多多的看一些下奶食譜,多多的學習,注意營養的均衡,不要偏食和挑食,為了孩子的“口糧”,也要好好的愛惜自己的身體。
今日話題:你認為寶媽奶水少,可以吃奶粉嗎?歡迎評論區留言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