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5歲女兒連踢媽媽三腳,只因要求沒得到滿足,爸爸做法太解氣

由 嶽洪秀 發佈於 健康

現代人講求: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對於孩子的要求家長們都會盡全力滿足,但正是這樣的做法,使疼愛變成了溺愛,導致現在有一些孩子嬌縱成性,不分場合地亂髮脾氣。現實生活中就有因媽媽不能及時滿足自己要求而對媽媽拳腳相向的案例。

女兒要求沒滿足,連踢媽媽三腳

一對夫妻在商場中試衣服時,一旁的女兒突然發現周圍有賣漂亮的氣球。女兒纏着媽媽要求得到一個氣球,但是媽媽因為忙着試衣服,沒有立即去幫孩子買氣球。女兒見懇求沒用,就大哭了起來,並對媽媽拳腳相加,連踢了媽媽三腳。

一旁的父親看不下去了,抬腿踢了女兒一腳。女兒見爸爸嚴肅生氣的表情,小火苗頓時被撲滅——停止了大哭,也不再踢媽媽了。路過的行人紛紛表示:這位爸爸做的對,太解氣了,小小的年紀就打媽媽,長大了怎麼得了!

分析

在愛孩子、滿足孩子願望的同時也應該注意恩威並施。對待孩子的錯誤時,不應該因為孩子年齡小就放縱不管。

那麼,當孩子犯錯誤時,家長應該如何正確教育孩子呢?

1、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小孩子並沒有成年人那麼多的規矩、尺度來限制他們,當孩子犯錯誤時,他們不會立即認識到自己所做所為的嚴重性。作為家長在此時就要及時教育他們,讓孩子明確知道自己哪裏做錯了,並告訴他們怎樣做才是正確的。通過這樣來幫助孩子改正錯誤,避免再發生此類事情。

2、讓孩子學會冷靜

孩子亂髮脾氣,摔東西,可能是一時的衝動導致的。家長此時不能和孩子“硬碰硬”,要讓孩子度過沖動時間,給他冷靜的空間。當孩子的情緒慢慢平穩後,父母可以用温柔的語氣告訴孩子錯在哪裏,讓他們不要亂髮脾氣。

學會冷靜是家長給孩子認識自己錯誤的方式之一,讓孩子做自己情緒的掌控者。

3、懲罰不可少

一顆糖果、一個玩具、一件新衣……這樣幸福的給予對於孩子來説就像是獎勵。但是家長在教育孩子時不應該只有獎勵,也應該捨得懲罰。懲罰往往比獎勵更使人記憶深刻。

案例中的爸爸在孩子踢媽媽時,及時“出腳”制止,這對於孩子來説就是一種懲罰,相信這個小女孩再也不會出手打媽媽了。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也應該給孩子“立規矩”,當孩子做錯事時,不要因為不捨得就對孩子免於懲罰。合理懲罰不是對孩子的一種“折磨”,而是讓他們明白是非對錯的道理。家長只有捨得懲罰,才能讓孩子更加健康、快樂地成長。

在平時的生活中,父母對孩子的影響也是潛移默化的。家庭關係和諧,孩子就會有一個良好的性格心態;相反如果爸爸媽媽平時經常大吼大叫、不斷爭吵,孩子也會養成暴躁、易怒的脾氣。所以,為人父母的一言一行更要注意,因為你們可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哦!

我是敏敏媽媽育兒師,也是擁有兩個寶寶的媽媽,愛孩子、愛生活,願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育兒乾貨。

希望我的一點經驗和建議,能幫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孩子能更好地成長!

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育兒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