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健康客户端記者 邱越 楊曉露
“這幾天,身邊朋友感染的數量明顯增多了,我一個11人的微信羣裏一天之內陽了4個,有人還説,反正遲早都要感染,那還不如早陽早好。”12月9日,西西(化名)對人民日報健康客户端記者説。
真的“早陽早好”嗎?中華預防醫學會感染性疾病分會常委兼秘書長、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感染科主任林炳亮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户端記者,即使感染過新冠病毒,依然存在再次感染的可能,但是概率會降低,不過仍然不能掉以輕心。
記者在調查時發現,部分感染者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首次新冠感染幾個月之後,再次感染的經歷。“之前我感染過德爾塔病毒,今年6月感染了奧密克戎,差不多8天的時間核酸轉為陰性。”一位博主在社交平台介紹。
林炳亮介紹,感染過後機體產生了抗體,無論新冠病毒發生何種變異,基本特性沒有變化,即便有種種變體,但不會變異成另外一種新的病毒,抗體會有一定的保護作用。但如果發生感染之後過了很長一段時間,體內的抗體滴度會越來越低,當它已經不足以抵禦病毒侵入時,就有二次感染的可能,如果病毒發生變異,可能存在免疫逃逸,二次感染的風險那就更大了。
北京佑安醫院呼吸與感染性疾病科主任醫師李侗曾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户端記者,在免疫功能正常人羣感染新冠病毒後,一般會獲得3-6個月以上的保護力。老年人或兒童保護期可能會短一些,青壯年一般在半年以上,無症狀感染者同樣也能獲得免疫。
“儘量讓自己和身邊人晚感染、少感染。”李侗曾表示,即使曾經感染,也還是要做好防護,且感染後再接種疫苗也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