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12歲男孩肺癌晚期,媽媽崩潰説出細節:別在“垃圾堆”裏養孩子!

由 長孫秀芬 發佈於 健康

最近,局長看到了一個很揪心的新聞,12歲的男孩小家(化名),被診斷為原發性支氣管肺癌晚期,預後效果極差。

看到這,可能很多人會疑問,癌症怎麼可能會找上小孩子?

是的,像小家這樣的案例在醫學界上更是屈指可數。儘管近幾年肺癌有年輕化的趨勢,但未成年人肺癌患病率實際上是極低的。

小家的媽媽説,因為孩子是家裏的獨苗,所以家人都對他寵愛有加,這幾年夫妻倆在深圳打工,把小家帶在身邊,兒子沒怎麼吃過早餐,中晚餐也是要追着喂才吃上半碗。白開水基本不喝,渴了就喝飲料、果汁。

小家還特別喜歡玩手機遊戲,有時趁父母睡着後,他還會偷偷玩手機,經常熬夜。

醫生也説,這主要與小家長期不良的生活習慣和飲食規律有關。

本該是無憂無慮成長的年紀,卻不幸患上癌症晚期,這對小家和小家的父母而言真的是晴天霹靂。

儘管局長也不想總是和大家分享這樣的新聞,但是不得不和大家敲一個警鐘:

隨着生活質量的提高,飲食結構的改變,不少老年病也開始“纏上”了小孩子。

下面我們一同來看看都有哪些老年病最愛找上小孩子。

01

脂肪肝

有研究表明,我國兒童的脂肪肝發病率約2.1%,但在肥胖兒童中,脂肪肝發病率卻高達43.1%,且大部分為營養性脂肪肝。

今年7月,湖南8歲的男孩壯壯就被診斷出患有脂肪肝。

和成人一樣,兒童患有脂肪肝的時候是沒什麼明顯的症狀,有少數會出現腹部不適,食慾不振,肝區或右上腹隱痛的症狀。

如果發現孩子和健康孩子在外形上有很明顯的區別,比如超重、肚子大,爸媽就要多加註意了。

特別是身上的皮膚粘膜和眼部鞏膜出現黃染、手掌和足底出現硃砂樣的斑點,這時就更需要及時檢查了。

兒童脂肪肝多數與飲食不節制、營養過剩、遺傳代謝性疾病等有關,值得注意的是,並不是胖子才會得脂肪肝!經常節食和不規律飲食也會增加患脂肪肝的幾率。

臨牀上一般可以通過腹部B超確診脂肪肝,同時也要做肝功能、血脂等檢查,以瞭解肝臟功能和脂代謝情況。

02

痛風

曾經有新聞報道,3歲的女童從1歲開始,家人就每天給她喝老火湯,最後女孩出現了腳痛,踝關節又紅又痛,走不了路。

我們都知道,痛風發作起來很痛苦,而且難以忍受,更別提是小孩子痛風了。然而未成年人患上痛風的新聞,其實並不罕見。

和成人不一樣的是,兒童痛風往往缺乏典型的痛風性關節炎表現,當出現單個關節紅、腫、熱、痛,並且排除外傷原因時,應該提高警惕、及時就診。

兒童痛風最常見的部位,是膝關節首發。

兒童痛風的主要誘因有長期飲用果糖飲料、進食過多高嘌呤食物、肥胖等,還有一部分兒童由於有家族遺傳史、免疫類疾病或長期服用影響尿酸排出的藥物而患病。

確診痛風需要做一種叫“血尿酸”的化驗,必要時需要給患處拍片。

03

糖尿病

2017年,國際糖尿病聯盟發佈,全球有超過1億兒童和青少年患有糖尿病。

同時,青少年糖尿病患者每年以約10%的速度上升,發病高峯分別出現在4-6歲和10-14歲,所以糖尿病已經不僅僅是“老年病”。

多數兒童糖尿病起病急,突然出現頻繁飢餓導致食量增大、口渴致使飲水量增多,繼而出現多尿,並伴有體重下降,也就是“三多一少”的症狀。

如果以上症狀沒有得到重視,患兒極可能因血糖升高併發酮症酸中毒,會表現為噁心、嘔吐、腹痛、嗜睡甚至昏迷。

此時孩子的呼吸常常會有“爛蘋果”氣味,不及時就醫會有生命危險。

兒童糖尿病的患病因素比較複雜,總體來説,該病更偏愛出生體重超過8斤、肥胖、飯量大、愛吃甜食、油炸等高熱量食物、常喝飲料、不愛運動的兒童。

所以,家有糖尿病史,且喜歡把孩子養得白白胖胖的家長,最好定時帶孩子去正規醫院做一次血糖檢測。

04

頸椎病

前不久,湖北武漢5歲女童雯雯(化名)經常出現頭暈噁心嘔吐等症狀,甚至無法正常走路,經醫院檢查確診雯雯患上了頸椎病。

據瞭解,主要和雯雯一直長期低頭沉迷手機,平板電腦有關。

我們都知道,頸椎病一般多見於成年人,但近年來,兒童出現頸椎病的情況已經比比皆是了,其中和長期低頭看電子產品,伏案讀書寫字,躺着看書、看電視,缺乏户外活動,枕頭過高等有很大的關係。

值得注意的是,兒童頸椎病發作,往往進展速度比成人要快,危害更大。

兒童頸椎病常表現為頭痛,頭暈,眩暈,頸部活動受限、易倦怠、注意力不集中、睡眠不寧、手麻目、噁心、嘔吐,並可能有清嗓、縮脖、點頭、擺頭等抽動症症狀。

如果媽媽們發現孩子有出現這些症狀,要及時尋找專業醫生診斷和治療。

看完這幾種老年病的介紹,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他們都有這相似的誘因——不良的生活習慣或者飲食習慣。

所以一定要幫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這樣才能更大程度保護孩子遠離以上的疾病。

1、規律飲食,不挑食,不偏食,不隨意節食減肥。

2、多吃新鮮蔬菜,少吃零食、甜食、糕點。

3、不喝碳酸飲料,更不能飲酒,少喝果汁、功能飲料等含糖量高的飲料。

4、適量吃水果,含糖量高的水果如荔枝、葡萄、芒果等應有節制的吃。

5、含嘌呤高的食物,如牛羊肉、動物內臟、海產品等適量食用,滿足生長所需即可。

儘量選擇優質蛋白,如雞蛋白、淡水魚、雞肉、豬肉、豆製品、奶製品。

6、注意烹調方式對食物的影響,少吃煎炸、燒烤、醃製食品。

7、堅持規律的運動,天氣好的時候多到户外鍛鍊。

8、合理作息,不熬夜、不睡懶覺。

9、做好每年的體檢,如果體重超標,科學減重。

不濫用藥物,如果需要長期用藥,一定遵醫囑,並定期複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