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您的閲讀,如果覺得本篇文章對你來説有幫助的話,別忘了點贊、評論、轉發和收藏哦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擁有高智商,你的智商不僅跟先天父母的遺傳因素有關,還與後天的生活環境密不可分。
而幼年的孩子常常會出現一些父母眼中不能容忍的“壞毛病”,但有些家長沒有發現,其實這些“壞毛病”可能是孩子聰明的表現,不應該被爸媽輕易改造。
有一些小朋友看上去特別調皮,讓家長們甚為頭疼,他們喜好把自己的“奇思妙想”付諸於行動,比如:將媽媽包裏的化妝品換成自己的輕泥版,等待媽媽的驚訝流露。
或者藏在門後,等待媽媽走過而大聲叫出,嚇了一跳。再或者用一些仿真玩具蛇、蜘蛛之類的放到媽媽經常使用的物品中,讓其自己發現這“突如其來”的驚喜。
其實,惡作劇並非簡單的頭腦發熱、一時興起,它的實施很需要提前的規劃和實施時的步驟,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也就意味着,孩子是經過“深思熟慮”後,才選擇這樣“捉弄”你,是很費了一番腦子後,才能順利進行的,是孩子創造性、獨立性思維的體現。
因此,家長們應該看到孩子惡作劇的本質,而不是一味的暴力阻止,認為是一種孩子的頑劣。
當然,孩子如果僅僅是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痛苦之上的惡作劇,就應該及時制止,要有所區分。
很多小寶的語言能力是很出乎家長意料的,有時候犯了一些小錯,會用各種極賦有邏輯的話來逃避責任,有種你一句他十句在等你的狀態。
讓很多家長抓狂,其實這也是孩子高智商的一種表現,只有羅輯思維清晰、快速,才能在自己陷入困境時,及時幫助自己找到説辭。
因此,家長在孩子頂嘴時,要具體分析孩子這樣説的原因,才能更好的引導孩子,認識到自身不足之處,不能激發孩子的叛逆心理,做到良好溝通。
但同時,也要分清不尊重的區別,不能讓孩子們越俎代庖,要有尊重父母的意識。
有一些小朋友的小嘴幾乎不停歇的在運作着,對萬事萬物都充滿了滿滿的求知慾,他們不停歇的在問着父母問題,要比十萬個為什麼還更加具有探索欲。
很多家長就會聲色俱厲訓斥孩子,這其實會遏制孩子語言能力的發展,會降低孩子詞彙量的學習,以及羅輯思維的訓練。
因此,家長們不應該去折斷孩子思維的翅膀,把這當做壞習慣來糾正。
這三點僅僅是李玫瑾教授提到的其中一小部分,孩子們平常還會有其他一些“小毛病”,容易被家長們所誤解和忽視。
孩子們天性活潑好動,小腦袋裏面的“鬼精靈”特別令人歎服,有很多小朋友都有愛模仿、愛指揮別人的“壞習慣”,其實拋開現象看本質。
孩子們這樣的表現,可能是因為他們善於觀察和表現自己,只有細緻入微的觀察才能抓住模仿的精髓,只有自信樂觀的內心才願意更多的展現自己。
家長們千萬不要把這樣優秀的品質,看做煩人的驕傲、逞能,歪曲的理解,會讓孩子喪失很寶貴的發展成長機會。
每一個孩子都是遺世明珠,擁有着自己的可貴之處,但每一個人也是多樣的,因此,面對孩子的成長,家長還需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具體解決。
面對孩子不同的個性,家長們還需要根據孩子不同的特點,為孩子量身定做適合孩子發展的成長目標,讓孩子在身體力行的情況下,發揮到最好。
才能讓孩子充滿自信,更好的去學習更多的知識,去武裝自己,讓自己強大,成為更加優秀的人。
培養孩子成長的關鍵,在於家長們對細節問題的認知和處理,要更加透徹的認識到孩子外表“頑皮”的原因,不要輕易扼殺孩子的天性。
今日話題:你家寶寶都有哪些“壞習慣”呢?
壞習慣一:喜歡惡作劇
家長們往往會被這樣的調皮打敗,總想着怎麼改造這樣的熊孩子。
壞習慣二:和父母頂嘴
壞習慣三:話嘮
我國著名的青少年心理學專家莫進教授,曾在一檔綜藝節目中提出過這樣的觀點:有些孩子身上的壞習慣,其實正是他比普通小朋友智商高的表現之一。
“我們要去哪兒?為什麼要去?去了又能幹什麼?……”等等這些問題就像洪水氾濫一般,一股腦的拋給父母,讓他們應接不暇。
還有這些“壞習慣”,是孩子聰明的表現
適合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