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十月懷胎的孕婦終於順利生下寶寶升級當媽,相信不少媽媽都想放鬆一下,犒勞一下堅持了十個月的自己。但是我們在身邊看到的卻是,好不容易生下寶寶的媽媽,全都馬不停蹄地開啓了漫長的照顧寶寶的生活。
是媽媽們精力旺盛嗎?當然不是。養娃頭一年對新手媽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第一年對寶寶今後十年的成長和親子關係都至關重要。所以必須要重視起來。
養娃“頭一年”有多重要?李玫瑾:十月懷胎加十年培養都比不上
我國著名的青少年犯罪心理學家、兒童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曾在講座中提到:媽媽懷胎十月,都不如貼身撫養十個月。
孩子出生的第一年尤為關鍵,父母要親自照料。孩子到三歲前是情感關鍵期,父母最好都親自帶。
電視劇《香樟樹》中,有這麼一個情節:
主角心潔的孩子香香在兩歲的時候被拐賣,到了偏遠山區一户沒有孩子的老夫妻家中,十年以後才找回來相認。
但重新回到親生父母家的香香卻顯得與父母很陌生,很防備他們。不願和親生媽媽説話,不願意和他們同桌吃飯,拒絕換掉破舊的衣服,穿上媽媽給買給她的衣服。
這就是父母不在身邊貼身照顧孩子的極端後果。電視劇中的媽媽心潔並不是故意不照顧孩子,而是孩子不幸被拐賣。但不幸中的萬幸,香香遇到一對雖然貧窮但愛護香香的養父母,陪伴她度過了兩歲到十二歲的時光。
我們身邊有許多家長因為工作或其他原因,把孩子放在爺爺奶奶家請長輩代為撫養,孩子在爺爺奶奶身邊一待就是好多年,自然和父母有隔閡。
甚至有些父母請了全職保姆負責孩子的各種事情,雖然給孩子提供了充足的物質條件,但卻在孩子最需要父母的時候無所依靠,孩子更容易出現叛逆行為,甚至對孩子的心理造成不良影響。
李玫瑾教授直言:“母親要積累孩子依戀自己的心理資本”。
什麼是依戀?
對於剛出生的寶寶而言,十月懷胎讓他來到這個世界上的親生媽媽就一定是他依戀的對象嗎?這個答案是否定的。
依戀比較具有權威性的解釋是:幼兒和他的照顧者之間存在的一種特殊的感情關係。它產生於嬰兒與其照料者母子依戀的相互作用的過程中,是一種情感上的聯結和紐帶。
根據這個定義我們可以得知,嬰兒如何定義誰是他的媽媽呢?誰照顧他他就認為這是他的媽媽。極端一點的例子我們可以參見韓國電影《狼少年》的設定。所以家長再忙再累也要手把手帶孩子,畢竟是自己的孩子,要對孩子負責到底。
養娃“頭一年”,父母注意以下幾點,讓寶寶適度依戀健康成長
1)與寶寶同步互動
同步互動可不僅僅是父母逗寶寶玩,是父母和寶寶雙箭頭的交流。有的父母可能工作比較忙、事情比較多,有時間就會逗逗孩子,這不僅不能起到溝通情感的作用,反而會引起寶寶的反感。
2)給寶寶“立規矩”
要讓孩子逐漸開始適應規則的存在,在這個過程剛開始時,寶寶一定會有不理解、不適應的階段,這時候的家長不用上火着急也不能心軟,堅持一段時間,讓孩子學會適應規則。
3)不帶情緒地面對孩子
研究表明,焦躁、易怒、不穩定的家庭關係中的孩子,更加不容易被培養出依戀情節。所以我們新手爸爸媽媽們,不論是家庭關係上出現問題需要溝通,還是生活瑣事繁多導致情緒焦躁,都不要把這種不穩定的情緒帶到孩子面前,寶寶的感受力非常強,判斷力又弱,會對孩子造成不良影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