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兒科有個常見的病症叫小兒疳積,也就是我們常説的積食,通俗地説是消化不良。
積食到底要不要緊?
中醫認為:積食是百病之源!因為積食會給孩子的腸胃和脾臟造成負擔。如果長期得不到治療,就會造成孩子的營養不良,影響孩子的身體發育和智力發展。
西醫認為:積食應該包括消化不良、營養不良,某些維生素、微量元素以及一些常量元素缺乏症,腸道寄生蟲等疾病。寶寶積食主要是因為家長餵養不當導致的。
想知道寶寶是否積食,媽媽們日常需留意寶寶發出的這5個信號:
《內經》記載,舌為脾胃之外候,苔乃胃氣之燻蒸。胃功能正常,則化物不藏,舌苔薄而淺白;當胃內積食,胃氣攜帶胃內多餘的食氣上升,則表現為腐膩苔,舌苔厚膩,口中伴有酸腐臭味。
寶寶胃內積食,食物殘渣消化慢,在腸道內停留過久,水分被吸收,形成的糞便幹、硬,導致出現大便乾結或排出困難。有些孩子還會因為消化不良,形成腹瀉。此外,不管是便秘還是腹瀉,都會因大便有未消化完的食物殘渣而出現腐臭味。
因積食,中焦失司,土木失調,其中土為脾胃,木則是甲木膽和乙木肝。膽為清淨之府,肝為剛髒,木性可曲可直,有生髮、條達舒暢的特性[1]。故土木失調,易引起神志變化,如心煩、燥怒、睡眠不安,甚至哭啼驚恐。
脾主運化水谷精微,為氣血生化之源,積食致脾運下降,氣血生化不足,營養失調,可通過肌膚直接表達。積食的孩子,常表現為面黃肌瘦、皮膚粗糙、口唇色白。
手足心熱是中醫病證名,即手心、足心有發熱。手足心為脾胃所主,積食致脾胃內傷,中氣不足,一方面可表現為清氣下陷,谷氣不得升浮,無陽以護其營衞,易生寒熱;另一方面陰火上衝,鬱而生熱,故出現手足心熱的症狀。
日常生活中該如何做,才能做到積食慢慢消失呢?
燒開的水放1勺"它",孩子連吃7天,積食胃脹清光,積食自己好
多補充水
孩子每天的飲食其實是比較多的,但是很多家長都忽略了對孩子水的補充,水是我們每天都要喝的,在其中加些猴菇鋅棘類酸鋅食物,可緩解胃不適,加強胃腸蠕動,促進消化吸收,增強胃活力,還可改善胃內環境,調節腸胃,清理孩子體內的積食,減輕孩子脾胃的負擔,從內調理腸胃吸收,改善積食便秘等。
餵養要"三分飢"
養育嬰幼兒最重要的一條原則是"常使小兒三分飢與寒"。其中"三分飢"的具體做法是:在寶寶飯量上,父母一定要嚴格控制,十分飽中要留三分飢,不能讓寶寶吃多。另外寶寶不要吃或少吃過於油膩的食物,如豬肉、牛排、油炸食品及蛋糕、餅乾、巧克力等甜膩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