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朋友向堂媽抱怨:“我家寶寶特別慫,小朋友打她從來不還手。我很焦慮,擔心她上幼兒園會被欺負。”
很多家長也有類似的擔憂:寶寶打不還手,被欺負就會哭,長大後會不會一直被欺負呢?
今天堂媽請來心理諮詢專家為大家解答這個問題。
孩子膽小是天生性格所致
還是後天培養不夠
有些孩子天生膽小,比如內向的孩子不喜歡錶達,自閉症或自閉傾向的孩子不擅長與小夥伴溝通。
關鍵靠後天的培養
膽小或畏縮的孩子往往缺失一種很重要的心理素質:自我效能感。
所謂“自我效能感”,是判斷自己能否獨立完成一件事情的感受。
自我效能感強的孩子,遇到困難和挑戰的時候,相信自己能夠獨立解決困難。
自我效能感不強的孩子,過低或過高地評估自己的能力,表現出自卑或自大。
相對於自信,自我效能感是更深一層、更理性的心理能力,它決定了孩子未來的成功道路能走多遠,也決定了孩子是否膽小或是否敢於反抗。
父親角色的缺失
有人説,父親角色缺失的家庭,孩子會更膽小,自我效能感弱。
有道理,但是不一定。
一般情況下,家庭中父親和母親的角色是互補的,母親可能更擅長和願意管理孩子的生活細節,父親則更擅長帶着孩子迎難而上,給予孩子心理上的安慰和動力。
爸爸角色的缺失可能會造成孩子性格上的柔弱,因為媽媽擅長把控生活中的細節,孩子大部分時候是接受命令,沒有太多挑戰性、開創性的鍛鍊機會。
這不是性別歧視,是女性和男性不同的思維習慣和大腦特徵決定的。
如果媽媽足夠強勢、理性、放得開,願意讓孩子接受更多的挫折,願意放手讓孩子去嘗試、摸索,孩子自然不會降低自我效能感。
改變“慫孩子”
寶爸媽可以參考這種方法
為人父母都不想培養出一個熊孩子,但也不想讓他/她成為慫孩子啊!
在孩子1~12歲的時候,如何克服孩子的膽小的性格,如何提升孩子的自我效能感,應該提到家庭教育的首要日程上來。
情景演練法
孩子2歲後開始進入社交敏感期,他們會逐漸想去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
這個時期的孩子涉世不深,還沒有熟練掌握社交技能,不會主動打招呼也不會拒絕,只會粗暴地搶玩具甚至打人或被打。
針對這種情況,寶爸媽可以在家裏與寶寶進行情景演練。
寶爸媽分別扮演自家寶寶和其他小朋友,模擬白天寶寶遇到社交問題的場景,扮演自家寶寶的寶爸/寶媽做出應對社交問題的正確示範。
然後讓寶寶來扮演自己,嘗試跟扮演其他小朋友的寶爸/寶媽”抗衡”,在行為上逐漸熟悉新的方法。
下次進入”實戰”的時候,如果寶寶採用了新的方法並且有了進展,寶爸媽要及時鼓勵寶寶,強化寶寶的正確的行為和新的方法。
不建議學習跆拳道
很多寶爸媽反映,本以為孩子練習跆拳道會更加自信,可是孩子變得非常暴力,還是不會社交,反而走向了另一個極端。
所以,如果寶爸媽想讓膽小的孩子學習防身術來預防被欺負,可以考慮修身養性的項目,比如空手道、詠春拳等。
這些項目更注重內心的修為,而不只看重幾塊三合板。如果寶爸媽想強壯孩子的體魄,可以選擇跆拳道。
親子繪本閲讀
繪本閲讀可以教會孩子很多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處理問題的方式,尤其是親子繪本閲讀,效果更明顯。
晚上睡覺前,寶爸媽可以根據孩子的成長目標和麪對的困境,有選擇、有目的地跟孩子一起閲讀繪本。
比如《誰也別想欺負我》、《小霸王》、《不要隨便欺負我》等都是教孩子學會拒絕的繪本。
這些抵抗霸凌的繪本設置了不同的情景,孩子在故事中自我帶入,加上寶爸媽的講解和適度引導,讓孩子逐漸學會應對生活中類似的挑戰和困難。
有儀式感的愛
大部分寶爸媽都會説,我很愛孩子,幾乎所有的時間都用來陪伴孩子,可是為什麼他/她還沒有安全感?
有時候寶爸媽給予孩子的愛不夠準確、不夠清晰,孩子理解不了、接收不到。
所以,有儀式感的愛至關重要。
比如,寶爸媽每天出門前、回家後或睡覺前,固定幾次有儀式感的擁抱、親吻孩子並説:“媽媽/爸爸好愛你!”
這種點點滴滴的小儀式會讓孩子的內心更加強大、更有安全感,內心強大、安全感強、被愛包裹的孩子自然不會害怕別人的欺負了。
用疑問句給出建議
寶爸媽看到孩子遇到困難,很多時候會直接給出建議:
“你打回去不就可以了嗎?”
“你跟他説對不起就好啦!”
“下次你離那個小朋友遠點!”
這些建議也許在當下會避免孩子再次受到傷害,但是孩子只是單純地執行寶爸媽的命令,而不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
孩子下次遇到類似情況,還是不知道應該怎麼做,只會在那裏哭或被欺負。
尤其孩子還很小的時候,寶爸媽直接給出建議會讓孩子的大腦“生鏽”,遇到困難直接想到爸爸媽媽,等着爸爸媽媽的建議或救援而不知道自己去處理。
寶爸媽應該用疑問句給出孩子建議:
“下次你覺得這樣做怎麼樣?”
“這樣做會不會能讓他不對你那麼兇呢?”
“我們要不要試試看?”
這些疑問句會讓孩子把爸爸媽媽的建議在自己的腦袋裏轉一下,轉變成自己的想法。
寶寶想清楚後同意這個建議,這個建議就變成他/她自己的了,再次出現類似情況孩子就會舉一反三地靈活應對困難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