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能夠真正做到心如止水,只要是個人,都有情緒。只不過情緒有好有壞,以及每個人控制情緒的能力不同罷了。情緒控制是成年人的一項基本能力,但卻依舊有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時屢屢失控。
“陪孩子寫作業,結果把自己氣進醫院”
“只因孩子丟了手機,就把他綁起來打了十多個小時”
……
這些,都是家長情緒失控的案例,樁樁件件,都觸目驚心。
情緒失控的家長,教不出善於控制情緒的孩子,尤其是在面對有情緒的孩子時,學會如何處理,對家長至關重要。
以下這3種方法就是無效的,不僅沒用還會火上澆油,父母最好不要用。
01丨
一上來就講道理
在孩子有情緒的時候,多數家長都會選擇跟他講道理,然而,人處於有情緒的狀態時,他理智的那扇門就會緊緊關上。
換句話説,不管你道理説的多麼天花亂墜,實際上都是對牛彈琴,孩子壓根就聽不進去,還會被煩的愈發暴躁!
所以,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讓他平靜下來。比如:給他一個“無言的擁抱”,或者認真的註釋。等他安靜下來之後,父母講的道理他才能聽得進去。
02丨
否認他的情緒
對於孩子的負面情緒,有些家長表現出來的模樣就是相當不耐煩,甚至會用非常差的語氣跟他説:“別哭了,有什麼好哭的,一天天的煩不煩啊?”
這就屬於否認他的情緒,在他原本的壞情緒上再添幾分,還不許他發泄出來。
要知道,當心裏的負面情緒積攢過多,終有一天會全部爆發。那個時候,孩子處理的手段可能會更加極端。
是以,父母要做到先認可他的情緒。
當孩子因為某樣事情而感到難過、失落,比如:朋友忘記跟他分享玩具而感到沮喪,父母可以這樣安慰:
“寶貝,我知道你的感受,這很難受,對不對?”
當孩子覺得父母能理解他時,父母再去引導,解開他的心結。
“但是你覺得XXX是故意的嗎?你有沒有問過他,願不願意跟你分享玩具?”
當孩子意識到好朋友可能是無益的,他難過的來源也就被解決了,自然負面情緒就會消散。
03丨
用物質補償
很多父母在處理孩子的負面情緒時,總喜歡用物質補償法。所謂物質補償法,就是通過給予他平時喜歡的東西來達到止哭的目的。
“你不要哭了,媽媽給你買你最想要的玩具好不好?”
“快嚐嚐這個棒棒糖,吃了就不要哭嘍!”
“……”
這種方式可能短時間很有效,卻有很多風險。
包括:
① 讓孩子故意用負面情緒來換取東西的習慣。
② 養成“暴飲暴食”等過度補償心理。
他會過度依賴這些東西,以後等他再碰到無法排解的情緒時,他就會用狂吃零食、瘋狂購物的方式來緩解。
所謂借酒澆愁愁更愁,就是這個道理。
其實想要解決孩子的負面情緒,記住十六字箴言即可:擁抱認可,聆聽溝通,解決問題,合理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