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期”可是育兒領域近些年新出的一個名詞,相信很多寶媽,一點都不陌生。據説,孩子在6歲之前,有三十多個敏感期,但大部分都不是特別重要,著名的早教專家蒙特梭利認為,孩子在3歲之前,重視這5個敏感期就足夠了。也就是説,孩子在上3歲之前,這5個敏感期要由家長來發掘,因為它們有的明顯,有的卻很隱蔽。
口腔敏感期
處於口腔敏感期的孩子,就像一個“小吃貨”,最常見的一個表現就是把手放進嘴裏,而且還吃的津津有味。很多家長在遇到這樣的情況,都會第一時間去阻止他,認為手上都是細菌,吃了會生病。可家長的這種阻止往往會給他留下“陰影”,他本來是在通過口腔去探索世界的,家長的打斷,只會讓他放棄探索的慾望。所以孩子在口腔敏感期的時候,家長千萬不要多加干涉,如果真的害怕他吃入細菌,那就在他吃手前用寶寶濕巾把他的手擦乾淨。
語言敏感期
語言敏感期幾乎伴隨着孩子整個幼年時代,從他開始咿呀學語,到流利的講故事,這都得益於他語言能力的發展。但是同樣是説話,有些娃能出口成章,有的卻連日常對話都説不利索,差別非常的大。所以在孩子的語言敏感期,家長要多跟他説話、講故事,平時也要對他多説一些激勵的話語,經過長時間的積累,孩子的詞彙量達到一定程度時,也就能“出口成章”了。
秩序敏感期
有些媽媽對娃的執拗很頭疼,比如下樓梯,如果家長把他抱下去,他就會哭鬧,非要回到原來的位置,自己重新下來。其實,這是因為他進入了秩序敏感期,在他的世界中,有秩序的東西會讓他有安全感。如果這種秩序被刻意打亂,他就會崩潰哭泣,所以要想順利度過這一時期,家長就不要跟他死磕到底,應該和他一起去建立“秩序感”,這樣才能讓他感覺到安全。
動作協調敏感期
動作協調敏感期,主要是讓他學會控制大腦,自主做選擇和決定,在這個過程中,大腦會不斷的反饋給他下一個步驟。大動作的協調性發展的好不好,會直接影響到寶寶拍、打、捏等精細動作的發育。所以在這一敏感期,家長要學會放手,拒絕包辦,給他足夠的發展空間。
觸覺敏感期
孩子的手指中都藏有智慧,從出生開始,他就在不斷的訓練着自己的手指,從抓握到左右手交換物品,都是他通過觸覺來認識世界的方法。而且經常接觸外部事物,不僅會刺激他的探索欲,還會促進他的智力發育,所以在觸覺敏感期的時候,家長要儘自己所能讓他多接觸一些東西。
以上5個敏感期,對娃來説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家長一定要把握好,這樣他長大之後才會更加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