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頂級的養生:保持鬆弛感
前段時間,“鬆弛感”一詞火爆全網。
它源於一則真實發生的故事:
一家人出門旅行,孩子的證件過期,無法登機,媽媽只能和孩子打道回府。
可剩下坐上飛機的家人行李,是掛在媽媽名下託運,由於媽媽沒登機,導致行李全部退回。
一般人遇到這樣的事情,要麼大發雷霆,要麼彼此埋怨。
但這家人卻像什麼事情都沒發生一樣,泰然自若,一臉輕鬆。
就是打了個電話叫家人回來拿行李,全程氛圍非常鬆弛。
這就是“鬆弛感”,它意味着允許一切發生,遇事不急,處世不躁。
而保持“鬆弛感”,讓心靈處於一種自在、安定、舒適的狀態,身體和生命自然就充滿活力。
這才是最高明的養生。
01
放鬆思想,善忘寡思
知乎上有個問題:“人生痛苦的根源是什麼?”
下面的高贊回答是:“想太多” 。
其實,所有的煩惱,皆因想太多。
古時候,一位有名的富商,因為一些事情,煩惱了整整一個夏天。
擔憂軍中服役的兒子的安危;擔憂店鋪週轉資金不夠,不足以擴張店面;擔憂女兒嫁不到好人家;擔憂新開的店鋪沒有生意。
富商的妻子見他終日煩躁不安,便讓他把這些煩惱寫下來,然後忘記它們,做自己該做的事。
一年半後,富商在整理東西時,發現了那張記錄煩惱的紙條。
他驚奇地發現,那些讓他苦惱不已的事情,竟然一件都沒有發生。
林清玄曾説:
“今天掃完今天的落葉,明天的樹葉不會在今天掉下來,不要為明天煩惱,要努力地活在今天這一刻。”
我們卻總是習慣於,擔憂還未到來之事,把自己困於負面情緒,難以抽離。
古語云:“煩惱本無根,不撿自然無。”
人生本就沒有煩惱,是我們想得太多,煩惱反倒自動找上門。
漫漫人生路,放鬆思想,善忘寡思,才能輕裝上陣。
02
放鬆情緒,無畏無懼
畢淑敏在《像煙灰一樣鬆散》中寫道:要像煙灰一樣鬆散。只有放鬆,全部潛在能量才會釋放出來,協同你達到完美。
真正拖垮一個人的,從來不是挫折磨難,而是情緒上的緊繃畏懼。
很多事情總是擱在心頭,讓我們提心吊膽。明明沒有事,卻一天到晚都在恐懼。
一位朋友因身體不適就醫。
醫生問診之後,給他開了一張癌症篩查的單子。
這讓他十分害怕,冷汗直冒。
回家後他一遍遍在腦海中回憶醫生的表情,語氣,眼神,越想越覺得自己患上了癌症。
此外,他還一遍遍上網查詢自己的症狀,越查跟癌症越吻合。
在等待檢查結果的那幾天,他悲傷流淚,不食不寢,精神緊張不安。
最後,他一點問題都沒有。
《論語》説:“勇者不懼。”
對於我們無能為力的事情,比如生老病死,除了接受,還能怎麼樣。
我們要學會克服內心的恐懼,安心過好眼下的生活,平靜坦然度餘生。
03
放鬆心態,寵辱不驚
《黃帝內經》認為,養生的核心在於養心。
人生一世,學會寵辱不驚,看淡名利得失,一切順其自然,那麼我們的內心自有一份篤定,心中自有一份安然。
唐朝柳宗元因為參加革新運動失敗,被貶柳州。
看到自己苦苦追求的政治理想支離破碎,他十分苦悶,一直不能釋懷,在四十多歲時英年早逝。
而宋代的蘇軾,在人生最得意的時候,忽然遭受誣陷,蒙冤入獄,後來被貶黃州,惠州,甚至更荒涼的海南島。
但他能放下官場名利,不計得失,隨遇而安,和無法改變的現實和解。
命運讓他上朝堂,他就匡君輔國,大濟蒼生。
命運把他放逐到荒島,他就墾荒種地,寄情山水,自得其樂。
莫言説:“生是偶然,死是必然。盡其當然,順其自然。”
對於名利或者其他誘人的東西,得到不狂喜,失去不惋惜,來去隨緣,順其自然,我們就能活得自在而踏實。
04
放鬆自己,活出自己
你是否面臨過這樣的狀態:
遇到突發情況就束手無策,怨天尤人,生怕做錯事;
哪怕已經很累,還是不敢停下,各種焦慮湧上心頭;
心裏總是害怕比不上別人,稍稍落後,就變得惴惴不安……
其實現實生活中像這樣的人不在少數,大多數時候,我們總以為自己身處戰場。
工作,家庭,孩子,都要做到完美無瑕,否則就會迎來滅頂之災。
可相比戰勝其它的人和事,戰勝自己才是一種成長。
與自己和解,保持鬆弛感,才是最頂尖的養生。
我有個朋友,人生前十年一直活得很緊繃。
作為人民教師,她工作體面,認真負責,是學生眼中的好老師。
作為妻子、媽媽,她任勞任怨,把家庭打理得一塵不染,是家人眼中的“完美女人”。
我向她請教如何做到這麼優秀,她的一句話讓我格外震驚:
“哪有什麼事業家庭兩不誤,我整夜整夜的熬夜焦慮,既擔心孩子考不上區重點、又擔心自己無法升職加薪,有時候都覺得自己分裂了,非常痛苦。”
説罷,她從頭上抓出一大把頭髮:“這就是最好的説明。”
好在孩子上小學後,她開始調整自己。
家裏大小事不再親力親為,把更多時間留給了自己去放鬆、體驗。
對孩子的成績也不再斤斤計較,以平等的身份帶孩子從生活中成長。
哪怕在工作上,她也學會了順其自然,盡人事聽天命。
最近幾年,她真正活出了自己,容光煥發,越來越年輕。
人到中年,接納自己還不能做的,欣賞自己已經做到的,請相信,當你走過這個歷程之後,終究可以活出自己,綻放自己。
豐子愷説:
“既然無處可逃,不如喜悦。既然沒有淨土,不如靜心。既然沒能如願,不如釋然。”
不管命運饋贈給我們多少挫折,不管我們要遭受多少不如意的事情,都不要為難自己。
始終保持內心的淡定,從容自在地過,雲淡風輕地活。
頤養心靈,放鬆自己,就是最頂級的養生。
*來源:素材來自網絡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