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幸孕姐(高級母嬰護理師,原創不易,請勿抄襲)
記得小時候最開心的事情就是去走親戚,可如今隨着年齡的增長,好像變得越來越抗拒做這件事,不僅不喜歡走親戚,反而親戚來家裏都會躲起來,老人們説這是忘本,父母説這是沒禮貌的表現,真實原因是什麼呢?
案例小浩是名初中的學生,上個月遇到了一件讓他煩惱的事情。
外婆要過七十歲的生日,所有的親戚都會去祝壽,碰上雙休日,小浩媽媽要求全家出動陪外婆過生日,可是小浩卻扭捏着不想去,寧願躲在房間裏看書,也不想去“湊熱鬧”。
媽媽好説歹説,小浩死活都不肯妥協,母親氣急敗壞地責備他不懂事、不孝順,最終他才勉為其難地答應。
外婆家很熱鬧,親戚朋友們都在場,看到小浩一家到了,大家便將聊天的話題轉移到小浩身上,一會兒問學習,一會兒講他小時候的糗事,搞得他恨不得找個地洞鑽進去。
可笑的是一些小浩根本不熟悉的親戚也跟着開他的玩笑,他尷尬又窘迫,陪外婆聊了幾句後,小浩就以作業還沒寫完為由提前回家了。
類似小浩這樣的孩子不在少數,尤其是90後、00後變得越來越不喜歡走親戚,是不懂禮貌麼?理由並非這麼簡單。
如今,親戚之間的走動越來越少,也只是逢年過節匆匆見一面、吃頓飯而已,多數人總以工作忙、學業緊張等原因推辭,歸根結底這只是不想拜訪的藉口罷了。
為什麼現在的孩子越來越不想走親戚1、討厭被問東問西
走親戚最怕被問的就是學習、戀愛、工作、薪資等,如果混得不錯,尚且可以對答如流,反之會傷自尊和顏面,何況有些勢利眼喜歡攀比、炫耀,搞得當事人十分尷尬;有的親戚甚至喜歡詢問隱私,搞得人很難堪。
2、存在社交恐懼症
如今互聯網發展得越來越迅速,多數人習慣了在網上暢聊,可是一旦迴歸到現實交際中,立馬從話癆變得沉默寡言,很多人都有社交恐懼症,害怕説錯話,又很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於是選擇逃避。
而多數孩子長期輾轉在學校、補習班和家之間,一心撲在學習上,情商和交際能力得不到有效鍛鍊,以至於性格較為靦腆,當身處陌生環境時緊張、無措,加上被親戚問東問西時就會顯得很拘謹,為此,越來越反感走親戚。
我們要知道社交能力是一個人情商的體現,是現實社會中不可缺少的生存工具,培養孩子良好的交際能力至關重要,這是日後生存發展所必備的品質。
孩子的社交能力是需要一點點培養的,父母須在關鍵時刻給予指導和建議,提高孩子的社交技巧,培養獨立、自信的意識。比如教會孩子懂禮貌、與人溝通、融入集體生活、化解矛盾和衝突,提升在不同情境中的社交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更好地融入社會,成為一個“社交小達人”,輕鬆應對走親戚時的窘境。
3、親戚平時互動過少
如今人們的感情都變淡了,親戚們不再是羣居,由於工作、遠嫁等原因各奔東西,平日裏的走動越來越少,有些親戚幾乎不聯繫,感情越來越淡,見面時沒有話題可聊。
4、太宅太懶
如今多數人的性格都偏宅,很少去發展和培養興趣愛好,經常窩在家裏追劇、打遊戲等,行動上顯得很懶惰,不喜歡到處跑。
5、厭倦成年人的虛偽
其實,人活得久了就會看事情看得很透徹,如今純粹的感情少之又少,大家都是利益和金錢關係,心累了,沒有與人交往的慾望,厭倦成年的虛偽客套,只想一個人獨處,尋求一塊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