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不夠專注的孩子,身旁總有一個不斷打擾他的家長。
孩子正在專注地玩着玩具,圍着圍裙的奶奶突然闖進來:寶寶,先別玩了,趕緊吃飯;
孩子正在專心致志看着繪本,一旁的媽媽突然不由分説把孩子抱起來,摸摸他的小腦袋,還要狠狠地親上一口;
孩子正在認真塗鴉,路過的爸爸會停下來觀察一下孩子的畫作,冷不丁來上一句:你這畫的什麼東西啊。
但你知道嗎?家長有意無意地催促和打擾,可能毀了孩子。
“先別玩了,趕緊吃飯”太多孩子,被父母的催促話語“毀了”
閨蜜小美曾不止一次抱怨:兒子吃飯磨磨蹭蹭,明明在幼兒園吃飯很好,根本不用老師管,但是一回家吃飯就各種不配合,一會兒要看奧特曼一會兒要喝水,吃一口飯居然還要歇一會兒,非得奶奶在屁股後面追着喂不可。
一頓飯得催十次,可這慫孩子油鹽不進,説什麼也不聽,就像養了個“小祖宗”,聽完小美的話,我問:你們有沒有想過試着不要催促孩子,讓他自己專心吃飯。
閨蜜反駁説:按照他的速度,不得吃到明天啊!還會灑得到處都是,收拾起來豈不更麻煩?
各位家長朋友們,你是否也如同小美一樣,會因為各種理由頻繁催促孩子,你以為是為了孩子好,但家長可能沒意識到:你這些無形舉動可能正在毀壞孩子的專注力,更為糟糕的是,還可能傷害孩子的心!
為什麼説家長不要總是“催”孩子,兩大看不見的隱患會影響孩子成長
一、頻繁的催促,是毀滅專注力的神器
家長要有這樣的認知,專注力是一項通用技能。
它不等同於彈鋼琴和寫書法,一個鋼琴十級的孩子,並不會對他學習編程有什麼加分項;一位隨名師學寫書法的孩子,也不會對他學習游泳有太大的幫助。
然而保持專注卻會被應用到生活、學習和工作中各個方面,頻繁地催促和打斷孩子,是毀滅孩子專注力的好辦法!
二、固有印象,影響自信心的形成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是許多父母經常抱怨的問題之一,例如做作業的時候拖拖拉拉,經常發呆,上課不認真聽講,喜歡搞小動作。
如果孩子有這些情況,家長千萬不要給孩子貼上“專注力不行”的不良標籤,並經常性催促孩子,用言語打擊孩子。
長期的否定會使孩子陷入到自我懷疑中:反正我做什麼都做不好,那乾脆就不做了吧,這樣肯定不會出錯。
顯然孩子有這樣的想法,與爸媽的初衷是背道而馳的,可孩子不會理解父母“愛之深責之切”的心理,而會認為爸爸媽媽不愛我。
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和孩子相處時可以嘗試這樣做,會有不一樣的收穫
▼給孩子足夠的空間,不要輕易打擾
想象一下這樣的場景,自己和閨蜜聊得正開心,老公打電話催你回家做飯,你是什麼樣的心情?
孩子們亦是如此,家長應該把做什麼的主動權與選擇權交給孩子——
帶孩子來到單獨的房間,告訴孩子在這個空間內,你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想畫什麼就畫什麼,想讀什麼書就讀什麼書,甚至是發呆都可以的,沒有打擾的空間,讓孩子可以全神貫注地專注於自己想做的事情。
▼區別孩子“假磨蹭”和好奇心
孩子的天性是探索,成人眼中平凡無奇的東西,卻能引起孩子的興趣,出於好奇孩子常常會把不明白的問題搞懂,這其實是孩子專注力形成的重要途徑之一。
但由於家長和孩子的立場不同,孩子的行為常被家長視為磨蹭,如果孩子因為專注某件事而沒有達到父母的要求,家長要先了解孩子在幹什麼,如果孩子在孜孜不倦探索新事物,家長有必要給孩子預留出足夠的時間。
▼共度親子時光,試着在一旁陪伴
比起干擾,家長為什麼不試着嘗試一下,融入孩子的專注場合中,當孩子專注於某個有趣的試驗,家長不要在一旁喋喋不休和指手畫腳,而是選擇參與進來,找資料和工具,幫助孩子完成試驗內容,並探索其中的道理,總結失敗的原因。
▼想要教育孩子?言傳勝於身教
想要讓孩子更專注,最好的方法就是以身作則。
生活中一邊吃飯,一邊刷手機的父母可能不在少數,家長是如此狀態,怎麼能要求孩子專心致志地寫作業呢?家長一定要擺正自己的態度,用心做好手頭的事,才能給孩子樹立好榜樣。
▼孩子也是獨立的個體,給彼此一點時間
生活中,總會有各種突發狀況,改變我們的狀態,如果孩子正專注於某件事情時,家長卻必須打斷,家長要口頭告知,並給孩子一個緩衝時間。
例如必須要出門了,家長要告訴孩子,咱們10分鐘後出發,這就需要孩子對時間有一定的認知,家長可以傳授孩子基本的時間概念和計量方法。
▼別嬌慣孩子,來點家務動手動腦
經常做家務,對孩子的成長大有裨益。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疊衣服,不要小看這一簡單的工作,它能很大程度上鍛鍊小朋友的專注力,還可以培養他們統籌規劃的能力。
衣服在摺好之後,首先要區分出是誰的,並放到相應的衣櫃裏;不起眼的襪子,也需要配對,這對寶寶的專注力可以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呢!
▼想和孩子有互動?來個遊戲放鬆一下
捉迷藏的遊戲,大家一定都不陌生,遊戲的主要內容就是“你藏我找”,在這一過程中,需要孩子仔細地聆聽,這是鍛鍊寶寶注意力的絕佳機會。
如果孩子足夠聰明,他們甚至會通過一次次的遊戲,總結爸爸媽媽習慣藏身之處來判斷爸媽的位置,這在一定程度上也鍛鍊了他們的記憶力。
每個孩子的成長都是不同的,家長們不要急於求成,而是要找出最適合孩子的節奏和速度,遇到成長中的問題,不要先去指責孩子的不對,而是要把思考的對象先集中到自己的身上:為了我的孩子,我需要做些什麼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