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有一種“大意”叫用開水燙奶瓶,媽媽是省事了,可受苦的是寶寶!

由 漆雕佁 發佈於 健康

嬰兒離不開奶瓶,可許多新手媽媽,根本只把奶瓶當“水杯”,沒把奶瓶當寶寶吃飯的“飯碗”!

水杯和飯碗有很大的區別,平時我們家裏的水杯,可以隔幾天刷洗一次。但是,飯碗卻要每頓都刷洗一次。

因此,部分“大意”的新手媽媽,弄混了嬰兒奶瓶的作用,更有些新手媽媽根本不懂如何給奶瓶消毒,只是很隨意地用開水燙洗奶瓶,結果卻苦了孩子。

每天開水燙奶瓶,寶寶卻上吐下瀉,連哭了一夜,到底咋回事?

寶寶哭了一夜了,上吐下瀉,寶媽小王連續帶寶貝去廁所,來來回回折騰了十幾次,跟着寶貝乾着急。

寶爸不在家,婆婆幫忙翻找了半天,找了點乳酸菌餵給了寶貝,本想熬到天亮看效果。可惜,寶貝情況不好轉,就那麼一直哭。

寶媽心疼得要命,又無能為力,只好跟着寶貝一起抹眼淚。

婆婆看不下去了,催着寶媽給娃穿衣服,兩個人一起打車,帶着寶寶連夜去了醫院。

醫生給寶貝抽血,又化驗了便便,查出了是細菌性胃腸炎,需要掛水治療。

寶媽納悶了,寶寶月齡這麼低,連配方奶粉都沒吃,自己在堅持母乳餵養,寶貝怎麼可能會感染胃腸炎?

醫生見過的例子很多,直接提醒寶媽:“您給娃用的奶瓶,消毒夠徹底嗎?

寶媽眉頭緊鎖,回覆醫生説:“準備夜奶會用奶瓶,不過我都燙過的啊,每一天給寶貝用之前,都用開水燙一次。

“這就對了,問題就在這了!”

原來,不少新手寶媽都會犯這種錯誤,寶媽們會覺得,用開水燙奶瓶就算是消毒了,每天燙一次足夠了。

可是,真正意義上的消毒,卻是用專業的消毒櫃,或是把奶瓶放到開水鍋裏,至少要蒸煮上10分鐘。

不然,一旦奶瓶消毒不徹底,使用前又沒瀝乾水分,就極容易滋生細菌,造成奶水污染,導致寶貝胃腸感染。

這種感染對寶寶來説,真的挺遭罪,連平日很頑皮的寶貝,可能都挺不了。寶貝會有腹瀉、腹脹、上吐下瀉的體驗,煎熬極了。

寶媽開水燙奶瓶,等於髒了寶貝的“飯碗”

寶媽用開水給娃燙奶瓶,表面看是在消毒,是在洗乾淨奶瓶。實際上,卻等同於髒了寶貝的飯碗。

有的寶媽圖省事,會專門燒一大壺水,“專水專用”給寶寶燙奶瓶。可是,這一大壺水的水温,卻很難保證始終都在100度。一旦水温較低,根本就起不到殺菌的作用,最多可以清潔下奶漬罷了。

更有些寶媽,一個人在忙前忙後地照顧娃,身體疲累。寶媽在幹活的時候,偶爾心不在焉,會圖省事,圖速度,通常衝奶瓶時間也較短,就跟刷水杯一樣,底部細節處根本刷不到位。

這時候,月齡低免疫力差的寶貝,用了這種奶瓶,很可能就會肚子不舒服,腹瀉感染。畢竟,寶寶的胃腸功能發育不夠完善,如果有不潔飲食的習慣,情況可能會出人意料。

奶瓶這樣消毒,細菌進不到娃嘴

既然洗奶瓶這麼重要,那麼怎麼洗奶瓶,才能讓細菌遠離娃,進不到娃嘴裏呢?

這裏有幾個小竅門,跟大家分享一下,新手寶媽可以格外關注學習下。

竅門一:及時清洗

及時清洗,能減少寶媽的工作量,避免奶漬時間久了,不好沖刷。

寶貝喝完奶以後,寶媽直接把奶瓶沖洗一下,然後立即消毒就好。這樣也省的寶媽太忙了,把這事給忘了。

竅門二:徹底清洗

清洗奶瓶必須徹底,尤其是奶瓶的底部,奶嘴縫隙處,這種不容易洗到位的地方,需要寶媽格外留意下。

必要時,還可以把奶瓶卸掉,把每個零部件一個個來清洗,防止隱藏細菌污垢的地方洗不到位。

竅門三:消毒到位

給奶瓶消毒的時候,要絕對到位。但要注意,奶嘴和奶蓋不抗煮,可以先把瓶身刷洗乾淨,扔到鍋裏蒸煮5分鐘。

然後,再把奶嘴和奶蓋放進去,煮上3分鐘左右,一起撈出來。

當然,也可以使用蒸汽鍋、微波爐等消毒方式,寶媽可以根據自家條件,選擇方便快捷的消毒方式即可。

照顧小寶寶真的挺費心勞力,必須在寶寶低月份時,謹防“病從口入”,幫助寶貝洗好奶瓶,保護好寶貝的“飯碗”。

成年人吃飯都知道,務必要把碗筷刷洗乾淨。身為寶媽,肩負着照料寶貝的重任,還是要替寶貝把好“飯碗”這道關,給寶貝做好奶瓶的清潔護理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