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孩子一個經常捱打,一個從不捱打,長大後的差距不是一星半點
要不要對孩子進行打罵教育一直以來都能引發不少討論,有的家長奉行“不打不成才”的教育理念,認為孩子只有打了才能長記性,知道自己做的不對。
當然也有人堅決反對“棍棒教育”,認為打罵只能讓事情變得更糟,甚至讓孩子的心靈蒙上一層灰色的陰影,堅決不動用“武力”解決問題。
兩個孩子一個在家經常捱打,一個卻從不捱打
多米和淘淘兩個寶貝年紀相仿,兩家又是鄰居,但兩個寶寶從小接受的教育卻完全不同。多米的父母對待多米從來都是温言細語,儘量和孩子平心靜氣的溝通,即使是多米犯錯誤了也都能很好控制自己的脾氣,從來沒動手打過孩子。
而淘淘就沒這麼幸運了,但凡有點什麼事情做得不對,就經常上演一場“父母組合雙打”,有時候多米媽媽看不過去,勸鄰居兩句反而被孩子不教育不行的言論給懟了回來。
時間一天天過去,兩個寶寶長大後的差距還真不是一星半點。長大後的多米遇事邏輯清晰,很懂得通過思考解決問題,是個十足的小“人精”。
而淘淘只要稍不順心就會大哭大鬧,還經常在學校裏對別的孩子拳打腳踢,只要進入了自己的情緒之後就什麼話都聽不進去,因為這件事也沒少讓父母到學校挨訓。
分析
兩個寶寶長大後之所以差別很大,其實和他們從小接受的教育有很大的關係,多米的父母很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用理性去對待孩子犯下的錯誤,而淘淘的父母則對孩子動輒打罵,這樣的不同成長環境才造就了兩個寶寶長大後截然不同的性格。
家長經常打罵孩子,會對他們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1. 孩子沒有安全感
父母本應該是孩子最堅強的後盾、最安全的避風港,而如果是經常對孩子打罵的父母,孩子們想躲還來不及,又該如何讓他們相信父母會給予自己安全的港灣呢?
經常對孩子動用武力解決問題的家長,換來的可能是孩子暫時的聽話,但同時孩子也會因此喪失安全感,因為在他心中,父母和自己是站在對立的一方,永遠是充滿敵意的感覺。
2. 孩子也習慣用這樣的方式去解決問題
父母打罵孩子讓孩子屈服,背後的邏輯就是隻要我足夠強硬,能用武力解決問題,那麼我就能得到我想要的結果,你必須服從於我。
孩子們從小都是在這種環境下生活,那麼未來當他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或者是事情不能隨他心願發展的時候,他也會同樣用這種方式去解決問題,這對孩子其實是沒有任何好處的。
3. 影響性格的形成
家長經常打罵孩子,可能會讓孩子變得特別膽小自卑。父母本來是孩子最親近的人,如果父母對待孩子一些問題的時候,能夠平心靜氣的糾正,孩子們明白父母是想要幫自己解決問題。
但如果父母們每次因為孩子的錯誤就動手打罵,很容易讓孩子對自己產生懷疑,認為連父母都不喜歡自己,自己是不是不值得被喜歡呀?久而久之自卑的種子就會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中生根發芽。
【貼心寄語】
父母教育孩子是一份責任,但一定要懂得講究方法,動不動就用強權壓制孩子,只會讓孩子和父母之間產生一道越來越大的縫隙,家長在教育過程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方式方法,別用打罵孩子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去解決問題。
今日話題:你會對孩子採取“打罵教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