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説“濕氣重”,但“濕氣”是怎麼來的?寒濕和濕熱調理不同
常説“濕氣重”,但“濕氣”是怎麼來的?寒濕和濕熱調理不同。
天氣逐漸寒涼,寒露之後便是霜降,冬天也就不再遙遠了。隨着寒冷的冬天日益臨近,“濕氣重”這個詞,就開始常出現在我們的交流之中。因為水遇冷則凝,氣候越是寒冷,水濕也就越清晰地為人所感知。
雖然,在中醫理論裏,和“濕氣”相對應的季節是“長夏”,但相對來説,“濕氣重”的人在冬天、在氣温較低的時候是比較難受的。這是因為“濕為陰邪”的緣故。外界的寒氣強盛,水濕這個陰邪也就躍躍欲試了。
我們也知道,濕氣重的人,會有一些飲食上的減少,精神欠佳,或者一些“老寒腿”之類的問題,這些問題基本都和“濕氣”有關。
因此,我們也常説要“去濕氣”,也確實有很多人一直吃點紅豆、薏米、茯苓、山藥之類的健脾祛濕藥膳,但對“濕氣重”的改善,似乎有好有壞,有的或者並不明顯,這是為何呢?
所以,我們説“濕氣重”,那麼,我們知道“濕氣”是怎麼來的嗎?
也許會有朋友説,脾虛生濕。不錯,脾虛確實生濕,但是,脾虛是怎麼生濕的呢?估計能説得清楚的人就不多了。
在我看來,我們所説的“濕氣重”的原因,可以分為三個部分:
1、脾虛生濕:這一點大家多少有點了解,也就是因為脾主水濕運化,脾虛之後不能充分運化水濕而成,這裏就不多説了;
2、水火相蒸:這一點了解的人較少。舉例説明:自然界環境裏,正常情況下也是有“水濕”的。如江河湖海里的水,就是最主要的“水濕”。身體也是一樣,營血津液,都可看作廣義上的“水”,但它們不會引起身體的不適。
江河湖海里的水,根據温度的變化而有“氣態、液態、固態”的變化,遇熱蒸化為水濕,遇冷凝固為冰雪。身體的“濕氣”,其實也就是體內營血津液變化而來,也就是隨寒熱而變。
不過,營血津液之為“濕氣”,是寒熱交蒸的結果。就像給鍋裏的水加熱。下有火上有寒(水),水蒸化而成水蒸氣。機體的“濕氣”大致與此同理,簡單説,就是“水火相蒸”而來。
3、水道不通:這一點其實比較簡單,通俗點説就是“堵住了”,或者運行不暢、或者排不出去,水濕自然就只能留在體內。不過,這一點基本不會成為我們所説的“濕氣重”。
因此,我們常説的“濕氣重”,主要還是前兩點:脾虛生濕、水火相蒸。從這個角度分析,所謂的“濕氣”,也就有了很清晰的界限:寒、熱。這就很利於我們針對來調理了。
1、寒濕:寒濕類型的“濕氣重”,主要和脾虛關係密切,大部分我們理解的“脾虛生濕”,基本都屬於寒濕這個範疇。為什麼這麼説呢,因為脾的運化水濕,主要由陽氣來完成,所以,我們所説的“脾虛生濕”,其實多是“脾陽氣虛,水濕內生”。
所以,寒濕多在秋冬季節常見。既然脾虛生濕大多屬於寒濕,調理方面,就得從温振脾陽、健脾益氣,以使脾恢復正常的運化水濕之功。常見的如白朮、茯苓、山藥、扁豆、生薑之類,或者砂仁、藿香那些芳香醒脾之品。
2、濕熱:從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得知,濕熱類型的“濕氣重”,主要由“水火交蒸”而來。簡單地説,如果沒有“火”,單純的水是不能成為“濕氣”的。因此,濕熱常在酷暑炎夏比較多見。
濕熱的調理需要注意,我們所説的水火交蒸裏的“火”,很大程度上,就是機體本身的“陽熱”。如果簡單地“清熱”,固然能減少濕熱滋生,但無異於沉灶生蛙,也就損傷了機體的陽氣,算是得不償失。
雖然,濕熱的調理確實需要“清熱祛濕”,但只清“多餘之火”,不能傷及陽氣。比如綠豆、薏米這些食物能清熱祛濕,最好也不要一次吃太多,而已“緩緩圖之”為好。古人説“濕熱相襲,如油裹面”,足以説明其“難纏”。
總之,秋冬寒冷季節,濕氣重、老寒腿這些問題開始進入大家的視線,我們在調理濕氣之時,還是需要區分一下具體的情況。
最基本的就是寒濕、濕熱之分,由此衍生的健脾祛濕、清熱祛濕,簡單來説,還應該結合季節氣候來判斷,那樣才能起到更好的祛濕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