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小小血常規的化驗單,包含着很多指標,能夠為醫生診斷疾病起輔助作用,那麼醫生能在血常規的各項指標中判斷出患者身體出現哪些問題呢?
感染:常見於白細胞,因為白細胞相當於是身體的衞士,當細菌或病毒襲擊身體時,白細胞就會去衝鋒陷陣、保衞身體。
白細胞由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單核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和嗜鹼性粒細胞5種細胞組成,每種細胞的臨牀意義各有不同。一般來説,細菌感染也就是我們常説的“炎症”發生時白細胞總數升高,中性粒細胞比例增高;而當病毒感染時,也就是流感和一些傳染性疾病時白細胞總數不高或降低,此時淋巴細胞比例增高。
白細胞吞噬
過敏:在血常規中過敏所需關注的指標是——嗜酸性粒細胞。
如果嗜酸性粒細胞高於正常範圍,且有皮膚瘙癢、噴嚏不斷等過敏症狀,就要首先考慮過敏性疾病。
當然,不是隻有過敏可使嗜酸性粒細胞增多,其它不常見的疾病,如:寄生蟲病、急性傳染病、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等都可見嗜酸性粒細胞異常。
過敏性紫癜
貧血:紅細胞是判斷造血的常用指標,貧血的診斷主要看血紅蛋白(HGB)和紅細胞(RBC)這兩項。
如果血紅蛋白和紅細胞的數量減少,並且患者出現面色蒼白、頭昏、氣短、食慾不振、乏力、皮膚黏膜蒼白等一系列症狀,則有可能患有貧血。
貧血女性
出血:例如流鼻血、月經增多、牙齦出血、皮膚瘀斑等症狀,檢查中我們最要關注的是——血小板。
血小板減少可能由一些全身性疾病、腫瘤、血液病等引起的;血小板增多症則是一種以血小板計數增加為主要表現,並伴有血小板功能異常及血栓風險等特點的疾病。
出血患者
血液在人體全身循環,她儲存了很多的人體健康信息。無論疾病是大是小,無論是一些疾病原因還是非疾病原因,都可能導致血常規的變化,指標變化的範圍及數量也各有不同,尤其一些嚴重的血液系統疾病,血常規中的很多指標都會出現異常。如果出現這些情況,需要及時到醫院做診斷,以免耽誤病情。
關注血液健康
注:如果您長期被血液性疾病困擾,或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給我私信和留言,我將會親自為您解疑答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