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總捱打”和“沒被捱打”的孩子,長大後性格差距很大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犯錯誤,有些性格比較急躁的家長總喜歡利用“棍棒”去教育孩子,雖然這樣的方法達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但是你知道對孩子的性格產生多大的影響嗎?

從小捱打長大的孩子心理發展是扭曲的,因為他們在童年時並沒有得到父母的愛,未來的生活中常常懷疑自己,我們經常會看到有的家長説笑:誰小時候不捱打,這有這樣孩子變得更堅強。

李玫瑾:“總捱打”和“沒被捱打”的孩子,長大後性格差距很大
如果家長們知道孩子小時候捱打和沒捱打的區別,可能你就會改變自己的看法了,“打”是最極端的教育方式,家長們一定要謹慎,我國著名的犯罪心理學教授、育兒專家李玫瑾坦言:“總捱打”和“沒被捱打”的孩子,長大後性格差距很大!

李玫瑾:“總捱打”和“沒被捱打”的孩子,長大後性格差距很大
李玫瑾:“總捱打”和“沒被捱打”的孩子,長大後性格差距很大

1、性格方面的差異

3-6歲是孩子性格的養成期,這決定了他未來的性格走向,所以,家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家長們要正確引導孩子,這樣娃才能更健康的成長。比如,當孩子犯錯,有的父母都不問原因,直接批評教訓孩子,等到孩子未來遇到不公正的事情,他們也不想説明白,會直接採取暴力的方式去解決。

李玫瑾:“總捱打”和“沒被捱打”的孩子,長大後性格差距很大
如果父母二人的性格都很温和、遇到事情會冷靜處理,那麼孩子也會受到父母的影響,無論遇到什麼難題,他們處理的方法都很妥當也比較理性,不會出現冤枉人的情況,而且這樣的孩子性格上是很温柔的,可能會交到更好的知心朋友。

因此,原生家庭氛圍比較和諧,你教育出來的孩子會更有出息,而暴力教育出來的孩子,未來也會變得暴力,可能到你老了的時候,孩子也不懂得去孝順你。

李玫瑾:“總捱打”和“沒被捱打”的孩子,長大後性格差距很大
2、心理承受能力的差距

隨着時代的發展,人們的生活壓力變得非常大,但心理承受能力卻變得很差,近幾年網上經常會報道出年輕人承受不住壓力輕生的例子,而且根據統計年輕人產生抑鬱症的情況也越來越多。

相對來説,如果孩子從小會是被父母“棍棒教育”長大的孩子,雖然他們表面上會表現的很堅強,但是內心是極度缺乏安全感的,生活中的瑣事會不斷的打擊他們的內心,很容易被壓力打敗。

李玫瑾:“總捱打”和“沒被捱打”的孩子,長大後性格差距很大
而在和諧温馨家庭中長大的孩子,他們就算遇到困難知道如何解決或者尋找援助,不會自己一直憋着。所以,父母教育孩子的時候,我們要從小培養孩子抗挫折能力,以免孩子未來經不住社會的壓力,平時也要告訴孩子,你的背後擁有有爸爸媽媽支持。

李玫瑾:“總捱打”和“沒被捱打”的孩子,長大後性格差距很大
3、不同的人生價值觀

孩子由於長時間的受到家長的打罵,得不到父母的關愛,更不會感受外面美好的世界,這樣的孩子無論看什麼事物,他們只能看到不好的一面,而且性格也比較悲觀,甚至出現三觀扭曲的情況。

其實,每個孩子都像是一個沒有被雕刻的玉,孩子未來成為什麼樣的人,都是父母一點點打造出來的,在這個過程中雖然很艱辛,但20年後差距會非常明顯。

李玫瑾:“總捱打”和“沒被捱打”的孩子,長大後性格差距很大
父母怎樣才能剋制住打孩子的衝動呢?

冷靜分析,用積極話語教育孩子

作為父母要知道孩子也是一個單獨個體,他們也會有自尊心的,在犯了錯誤之後希望得到你的原諒和安慰。

家長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要學會換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問題,不要一味的責罵,這樣只會讓孩子產生抗拒情緒,嚴重影響親子之間的關係。我們要正確的引導孩子,讓孩子知道自己的錯誤就可以了。

李玫瑾:“總捱打”和“沒被捱打”的孩子,長大後性格差距很大
孩子在小時候出現錯誤或者壞習慣,這都是在成長過程中養成的,孩子未來有什麼樣的性格,成為什麼樣的人,這都與家長的教育脱不開關係,所以,家長要早早的立下規矩,培養孩子好性格好品質。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24 字。

轉載請註明: 李玫瑾:“總捱打”和“沒被捱打”的孩子,長大後性格差距很大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