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科學防控,遠離跌倒
【來源:荊門晚報】
生活中處處要預防跌倒,因為跌倒是非常影響老年人健康和壽命的意外傷害。
老年人跌倒危害大
最新2021年發佈的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65歲及以上老年人已超過1.9億,佔總人口的13.05%。按30%的發生率估算每年將有5700多萬老年人至少發生1次跌倒。跌倒造成的傷害嚴重威脅着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日常活動及獨立生活能力,也增加了家庭和社會的負擔。中國疾病監測系統的數據顯示,跌倒已成為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因傷致死的首位原因。
老年人跌倒一般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自身原因。隨着年齡增長,六七十歲以上的老年人,常常受到腿部肌肉流失、大腦認知功能和平衡能力下降、心血管意外、關節老化等問題的困擾,這些都讓他們容易跌倒。二是受外部環境因素影響。現在老年人社會活動越來越多,而外部環境複雜多變,針對這種環境變化,老年人無法快速及時做出反應,摔倒有時變得不可預防。
很多老年人本身存在骨質疏鬆,再加上髖部肌肉薄弱,像站立跌倒這樣的低能量創傷也很容易誘發髖部骨折。
雖然跌倒和髖部骨折並不會直接導致死亡,但髖部骨折後老年人站立行走功能嚴重受損,不得不長期卧牀,生存質量極受影響。臨牀上會積極主張髖部骨折的患者手術治療,但老年人本身機能衰退、抵抗力低下、還伴有各種基礎疾病,術後通常會因為肺部感染、心力衰竭等原因影響壽命。相關數據顯示,發生髖部骨折的老年人術後1年內死亡率在15.7%到26.8%之間,甚至超過了一些常見癌症。因此,骨科醫生稱之為“人生的最後一次骨折”。
除此之外,跌倒還會引起老年人嚴重的顱腦損傷及軟組織挫傷,如此之高的年發生率、致殘率和死亡率,給老年人帶來的危害顯而易見。
老年人跌倒可防可控
老年人跌倒是可以預防的:一方面是居家環境的適老化改造;另一方面是預防並改善肌少症和骨質疏鬆。
意外跌倒頻發,改造居家環境是關鍵。根據測算,家,是老年人跌倒發生最多的地方。對此,骨科專家表示,採取科學防控措施,對居家環境提前進行干預,可以降低老年人跌倒的風險。
對老年人居家環境進行適老化改造,具體來説包括:消除門檻及地面高度差,地面應平整、乾燥;家居光線應充足,卧室及走廊安裝小夜燈,且電源開關易觸及;針對跌倒高風險區域,如衞生間增加防滑墊、牀沿安裝護欄和扶手;傢俱放置穩固,固定有序,通道無阻礙;在家中安裝緊急呼救器、配備帶有急救功能的智能屏設備等,讓意外跌倒的老人,能夠第一時間獲得及時的幫助。
在髖部骨折患者中,肌少症與骨質疏鬆常常是誘因,同時兩者結合又加劇了髖部骨折患者的不良結局。
肌少症即肌肉衰減綜合徵,是與年齡增加相關的骨骼肌質量和力量進行性、全面性下降的一種綜合徵。在50歲以上的人羣中更為常見。肌少症是跌倒、髖部骨折的重要危險因素。
骨質疏鬆常常被冠以“沉默的殺手”或“靜悄悄的殺手”,它的發生是日積月累的、緩慢的,但它所造成的後果卻是嚴重的、不可逆的。骨折是骨質疏鬆最嚴重的後果。
預防並改善肌少症和骨質疏鬆需要運動和營養雙管齊下。
要想對抗肌肉減少這一現象,首先應當從年輕時候就多“儲存”肌肉,可以通過多做一些抗阻力的訓練,比如啞鈴操、俯卧撐、負重器械訓練、舉重、彈力帶等。其次是進行一些耐力訓練或者有氧訓練。建議老年人每週進行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的身體活動,比如騎自行車、慢跑,甚至於走路對於維持肌肉力量也是很重要的,身體條件相對不足的老年人可以考慮。
飲食方面,最重要的是熱量,老年人因為消化機能衰退,導致食慾不好、每餐進食量減少,那就要適當加餐、注重營養搭配,確保攝入足夠的熱量。還要注意補充足量的蛋白質,例如乳製品、魚蝦、大豆製品等,以利於人體對肌肉的合成與修復。還要注意補充鈣和維生素D,老年人户外活動少,接受紫外線照射及維生素D合成能力均不足。提高維生素D攝入,對防治老年肌少症、骨質疏鬆及預防跌倒有很好的作用。
預防措施做得好,不如自身保護意識好。老年人的日常活動,要遵循一個“慢”字。起牀、起身、轉頭、轉身速度要慢;避免走過陡的樓梯、台階和坡道;老年人要穿防滑鞋,不穿拖鞋;上下樓梯時扶手要扶穩;必要時使用枴杖或助行器行走;就算跌倒也不要急於起身,以免造成更嚴重的二次傷害。老年人要認識到自身的生理變化,樹立自我防範意識,遇到困難及時求助。
儘管跌倒在老年人羣中具有高發生率、高致殘率和高致死率的特點,但其可防可治。全社會應該一起努力,幫助老年人遠離跌倒。(記者 李力)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