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朋友跟我説,孩子1歲多,老公在二線城市上班,自己生完寶寶後就一個人全職帶娃。但是覺得每天圍着寶寶轉,都沒了自我,好像跟社會脱節了,而且經濟狀況大不如前,感覺自己有點抑鬱,正糾結着要不要把孩子送回老家……
這是很多媽媽都會面臨的一個問題。的確,媽媽在生娃養娃這方面,付出的比爸爸要多得多。從備孕、懷孕、生產到產後的帶娃,艱辛是不言而喻的。可是我仍舊跟她説:“在孩子3歲以前,能自己帶,就儘量自己帶吧。”
熟話説:“3歲看大,7歲看老!”而3歲以前,正是孩子性格、習慣、安全感養成的關鍵時間。不是説老人帶孩子有多麼的不好,在吃飯穿衣等方面,老人都會體現出無微不至的關懷,會更寵愛孩子。但是一些原則上的東西,不好把握。
1、不利於孩子日常生活習慣的培養
一個好習慣會讓孩子終身受益,而一個壞習慣讓大人和孩子都“受折磨”。
經常看到很多孩子吃飯的時候,奶奶在旁邊拿個碗追着喂,吃一口玩一下,一碗飯吃到後來都涼了,大人追着喂很累,孩子吃冷飯對腸胃不好。這就是孩子的習慣沒養好,到該吃飯的時候,大家坐在桌子旁一起吃,孩子也養成了自己動手的好習慣,以後上幼兒園也不用操心。
2、不利於孩子性格的形成
心理學上,3歲以內的孩子,離開媽媽超過2周,就會存在心理問題。孩子小的時候,如果父母長時間不在身邊,心裏就會少了依靠,雖然爺爺奶奶也會疼愛孩子,但這跟父愛、母愛是不能比擬的。有時候,還會遭別的孩子笑話“沒有爸爸、媽媽”之類的,久而久之,女孩子會表現出膽小、過於內向、敏感的性格,男孩兒則易與人發生衝突、性格暴躁,遇事容易走向極端。
3、孩子會有一種被拋棄的感覺
有關研究表明:孩子出生的前幾年,父母對他的影響非常大。畢竟,父母才是他最親的人。如果父母長時間不能在身邊,他就會有一種被拋棄的感覺,會覺得父母不愛他了,在他內心深處留下陰影。
4、孩子會對父母的感情比較淡漠
人與人的感情是逐漸培養的,跟孩子與不例外。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感情,正是日復一日的細節小事培養出來的。若孩子長時間的跟父母分離,感情自然也會比較淡,以後想再修復,也會比較難。
孩子沒有我們想得那麼多,他只需要吃飽、穿暖、還有和父母在一起就會很開心了。在安定環境下長大的孩子會充滿愛心,由父母相伴成長的孩子一定會更幸福。請相信:養孩子也是一份耕耘,一份收穫,你耐心地陪他長大,他會開心地陪你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