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帶手機上課,老師發現後怒砸,網友:摔得好
隨着科技的發展,手機的普及成了常態,在國內幾乎到了人手一台的地步。而不管在哪裏,都能看到大人小孩捧着手機在玩。
對於大人而言,手機是必需品,是和外界溝通的橋樑,是工作生活的一個工具。而對於孩子而言,手機更像是一個玩具,提供茶餘飯後休閒娛樂的一個好玩伴。
眾所周知,小孩抵禦外界誘惑的能力還比較差,而手機跟百寶箱一樣,各種新奇好玩的應用應接不暇,對小孩的吸引力不言而喻。前段時間,一個校園事件引發了網絡輿論。
一個小學生帶着手機去學校,課堂上不好好學習,竟然在玩手機遊戲,旁邊的同學看到了,都按捺不住內心的好奇,紛紛轉頭看他打遊戲,科任老師發現了,就讓學生把手機收起來,沒想到這名學生屢教不改。
在説了幾次無果之後,生氣的老師就一下子把手機給砸了,這一砸,可把孩子家長炸出來了,他們跑到學校,理所當然地要老師給孩子道歉,不然就要向上級投訴。
他們覺得孩子上課玩手機,説一下就可以,不能大動干戈砸手機,而且孩子送到學校,是讓老師幫忙看着的,不是來受氣的,列舉了一大堆討伐老師的理由,這件事傳到了網上,輿論馬上變成了兩派,有的支持父母,有的支持老師。
很多人覺得這對父母的教育觀有很大的問題,孩子違反了學校紀律,影響了同學們上課,作為父母應該及時發現問題,糾正他,並誠懇地和老師同學道歉。但他們卻盛氣凌人,咄咄逼人,可想而知這樣的家庭教育出來的孩子,品行很難好到哪去。
而很多人覺得老師的行為過激了,相比砸手機,沒收手機可能是一個更好的選擇。縱觀整個事件,孰對孰錯,並沒有一個定案。但卻引發了我們一個更深刻的思考,孩子如果沉迷手機,將引發很大的問題,作為父母,到底該不該讓孩子玩手機,如何引導孩子正確玩手機!
該不該讓孩子玩手機?
信息化的時代,很多人覺得孩子玩手機,會影響視力,影響學習,會引發很多叛逆問題,所以堅決不讓孩子碰手機。但我們認為,孩子玩手機可以,一定要適量。因為手機裏的遊戲和視頻很容易讓人沉淪,別説小孩了,很多大人都很容易淪陷,更何況是沒有自控力的孩子。
而對於孩子而言,手機並不是百害無一利的,在手裏應用裏,也有很多有趣的動畫片,手工教學,動物世界和知識百科,對於孩子而言,看了能增長見識,還是有一定益處的。
當然,手機應用裏,也有很多少兒不宜的內容,不過現在有一個比較好的現象就是很多常用的軟件,都開通了青少年模式,家長只要在孩子玩的時候,提前設置好這個模式,就可以放心讓他們去玩。
鑑於孩子的心性和自控力都較差,除了玩的內容要監督之外,玩的時間也不能太長,家長要合理的控制。好好和孩子溝通,只要把握上訴兩點,“保質”和“控時”,孩子也願意配合,那麼適當玩手機是可以的。
如何引導孩子正確玩手機?
1、家長要以身作則
生活中很多家長喜歡拘束孩子,手機不能碰,電視不能看,但卻放任自己手機抱一天,電視開整晚。這種現象其實很不利於家庭教育和孩子好習慣的養成。很多媽媽監督孩子作業的時候,習慣一邊讓孩子做作業,一邊淘寶拼多多刷商品,很多爸爸也喜歡一邊鬥地主,一邊和孩子隨意嘮嗑。
但其實,父母是孩子的第一模仿對象,你的一言一行都會在孩子心裏留下烙印,所以,想要引導孩子正確看待手機,父母第一步要先管理好自己的行為,形成一種學習的“場”,多和孩子做手工,看書,分享今日見聞,多做有益身心的事情。
這樣潛移默化就會影響到孩子,讓孩子知道,手機之外,還有這麼多好玩的事情,就不會一心鑽到手機裏,也就能慢慢形成好習慣。
1、做好約定
孩子玩手機的時候,最好和父母有個約定,比如,一定要在做完作業的情況下才可以玩,一次可以玩多久,這些條件可以視具體情況而定,父母可以記錄一下孩子每次玩的時間。
這樣長期以往,孩子對手機的好奇和興趣不會那麼深,父母也可以帶孩子多去做一些有益的事,讓孩子知道,手機之外,生活也有很多精彩之處。
孩子是需要引導和陪伴的,當他們在外部世界裏,找不到興趣和開心的事物,就會想到去手機裏找樂趣。所以歸根到底,父母要多陪伴孩子,多帶他們去感受世界,探索世界,當他們內心豐富了,手機的誘惑自然就沒有那麼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