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合理用藥,可以充分發揮藥物的作用,達到正確的治療目標。現在家家都有小藥箱,正在吃的藥和暫時不吃的藥如何保存?一些慢病患者需要天天服藥,如何選擇合適的時間服用藥物?下面的安全用藥常識趕緊收藏。
1
使用冰箱存藥品,這些事情需注意
冰箱是儲存食物的好工具,將食物儘可能保鮮。有一些人擔心室內温度過高的情況下藥品也易變質,於是將所有藥品一併放進冰箱。這樣真的對嗎?
一般來説,大部分藥品可在室温條件下保存。儲存條件不當,冰箱這個“好朋友”也會幫倒忙。冰箱裏有適宜的温度,同時也有很高的濕度,像片劑、膠囊劑、散劑等很容易受潮,反而會加速變質;糖漿劑在較低的温度可能會降低藥物在糖漿中的溶解度,甚至會有糖分析出結晶,導致藥物濃度不準,進而影響療效。
相較於常温下保存的藥品來説,需要在冷處儲存的藥品並不是很多,凡在高温下會變質或變形的藥品如胰島素、活菌製劑、部分滴眼劑或其他生物製品等,都可在冰箱冷藏層2—8℃下保存,以保證藥品的質量。
常見冰箱貯存藥物
1
生物製劑:未開封的胰島素。生物製劑因活性成分容易變質、分解,所以需要置於冷處保存。
2
血液製劑:家中如果備有人血白蛋白、免疫球蛋白等需要放冰箱保存。
3
一些有特殊標註的抗菌藥物:頭孢硫脒注射劑、頭孢哌酮注射劑等。這些抗菌素受温度的影響比較大,必須低温保存。
4
活菌製劑:某些微生態製劑如口服雙歧桿菌製劑、三聯活菌製劑等。
5
栓劑:陰道栓、肛門栓等。栓劑温度過高會出現軟化不易使用,所以在夏天温度較高的時候應放置冰箱保存。
需要注意:冷藏和冷凍雖有一字之差,但對於藥品儲存卻大不相同。冷藏通常指的是2—8℃,冷凍一般指-18℃左右。一旦放錯,藥品將不能使用,給患者帶來不必要的損失。
2
用藥時間有講究,按時用藥療效好
我們常見的很多藥物,因為服用時間的不同,所產生的治療效果及帶來的不良反應也不一樣。選擇合適的時間服用藥物,不僅能有效地保障藥物治療效果,還可能降低藥物的副作用。
吃藥的間隔時間是根據藥物在體內代謝的動力學決定的,只有按説明書規定的時間間隔服藥,才能確保藥物在人體內保持一個相對穩定的治療濃度。
而想要達到最佳治療效果,就不能擅自縮短服藥時間或不規律的服藥,以免藥物濃度過高引起藥物中毒或副作用太強,或濃度過低達不到預期的治療效果。
藥品説明書中常見藥物服用時間
1
晨服:指早晨起牀後進食早餐前1小時,如抗結核藥物利福平、異煙肼在清晨頓服,可以產生很好的殺菌效果。
2
空腹:很多人認為只要在吃藥時保持空腹就可以了,吃完藥就可以立馬去吃飯了。這其實是一種錯誤的觀點。它是指在餐前1-2小時或餐後2小時左右服藥,例如:腸溶片類藥物,該藥物在胃液中不易被崩解,只有腸道中才會被吸收,所以一般要求空腹服藥。
3
飯前:即三餐前30-60分鐘。飯前胃內食物少,有利於藥物的吸收,一般對胃無刺激性或刺激性小的藥物或者需要作用於胃部的藥物需要飯前服用,例如胃粘膜保護劑藥、促胃腸動力藥、抑酸藥、頭孢類、止瀉藥等。
4
飯時:指飯前片刻或餐後片刻;飯中指與食物同服,如葡萄糖苷酶抑制劑(阿卡波糖)在小腸內競爭性抑制糖苷水解酶,使飯後血糖升高的幅度減小,只有在進食同時服藥才能產生治療效果。
5
飯後:指飯後30分鐘-1小時。
6
睡前:指睡覺前15-30分鐘。
7
必要時:指疼痛或突發狀況時立刻服用。
8
一日一次:每日清晨或者晚上一次,並保持每天的同一時間服藥。
9
一日兩次:一般每日早餐、晚餐時段各一次,相隔時間約12小時。
10
一日三次:嚴格來説,一日三次是指晝夜24小時分三個時間段服藥,即每8小時服用一次。但在實際生活中,為了病人更好的依從性,一般建議病人睡眠以外分3段確定給藥間隔。一般建議早中晚餐前或餐後服藥。但某些藥物,如抗菌藥、抗癲癇藥、帕金森治療藥的説明書會明確規定服藥時間,如“每8小時服藥一次”,應該嚴格按照説明書執行。
11
一日多次:儘量在24小時內均分,並且與作息時間相協調。
12
糖皮質激素服服用時間為一日劑量於早上7點-8點之間。因為糖皮質激素分泌的晝夜規律變化,本身分泌的峯值就在早上7-8點,如果此時服用外源性皮質激素,會將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的抑制作用減少到最低,進而減少副作用。
生活中中西藥聯用的情況也頗為常見,而是否間隔服用也需要考量。中西藥聯用易造成藥物發生相互作用,比如:烏梅與維生素B12同用,會降低維生素B12的生物利用度。所以,平時我們在中西藥聯合使用時,也需有一定的時間間隔,一般來説,間隔時間應大於半小時以上。
來源:工人日報客户端 工人日報記者姬薇
來源:工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