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
介紹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種有關情況
一起來看↓
60歲以上老人打疫苗的標準是否統一?
做好老年人羣的健康防護,一直是我們在整個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重點內容。按照新冠病毒疫苗接種的總體安排和部署,我們對各類人羣的接種都作出了相應的詳細的安排,其中包括60歲以上的老年人。前期,我們對於有接種需求,同時身體狀況比較好的老年人開展了接種工作。這個接種我們是參照對於重點人羣的接種進行實施的。
同時,我們根據新冠病毒疫苗臨牀試驗,比如安全性、有效性的數據結果,制定了有針對性的接種策略。為指導各地做好各類人羣,包括60歲以上老年人的接種工作,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疫苗接種工作協調組專門制定了《新冠病毒疫苗接種技術指南(第一版)》。對於60歲以上老人的接種工作提出了一系列的、統一的接種建議和具體要求。
3-17歲人羣新冠疫苗接種如何安排?
為了保障人民羣眾的身體健康,我們對於大規模人羣接種政策始終堅持穩妥審慎的原則,疫苗接種政策的制定,需要綜合考慮傳染病流行情況、疾病負擔、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等多種因素。目前,我們國家新冠病毒疫苗接種主要是在18歲以上人羣開展,國家有關部門已經批准了3-17歲人羣,可以開展新冠病毒滅活疫苗的緊急使用。我們會根據疫情的形勢、防控工作需要和相關人羣的特點,組織專家研究制定針對3-17歲人羣接種的具體政策。同時,會同各相關部門共同把兒童青少年的接種工作組織實施好。
對於很多已經完成滅活疫苗接種6個月的人羣,是否需要補充接種疫苗或者增打第三針?
國家衞生健康委發佈《新冠病毒疫苗接種技術指南(第一版)》中已經明確規定了滅活疫苗需要接種兩劑次,間隔是3-8周。現行免疫程序,實際上是綜合了前期臨牀試驗的安全性、臨牀實驗的免疫原性,還有臨牀試驗的保護效果以及新冠傳染病流行病學特徵等多種因素,由專家組確定的兩針次間隔3-8周的程序。
實際上,關於疫苗抗體水平下降,不能説明它就沒有保護力了,後續我們需要開展相關研究,包括接種疫苗之後它的免疫記憶是不是增強。其實,當務之急對於我們國家來説,最重要的還是建立羣體免疫屏障,消除免疫落差,這也是建立羣體免疫,而完成兩劑次接種是建立羣體免疫的一個必要的條件。
接種疫苗後還會感染嗎?
到目前為止,新冠疫苗不管是在臨牀試驗獲得的保護效力,還是疫苗上市以後獲得的保護效果,疫苗的保護率都不是100%,有些人接種疫苗之後出現了感染的情況,不意味着疫苗保護效力不夠。因為,不管是保護效果也好,還是保護效力也好,其實是對一個羣體得出的一個結果。預防新冠肺炎最好的辦法還是接種疫苗,通過接種疫苗,如果人羣當中有免疫力的達到了一定的閾值,就可以降低新冠的流行強度或者阻斷它的流行。
如何防範疫苗接種污染時所產生的核酸檢測陽性?
新冠滅活疫苗,是由野病毒經過培養、滅活等工藝環節制備出來的疫苗,通過滅活已經失去了致病性和傳染性,但是保留着它的基因。有些時候在接種操作過程中,比如開啓疫苗安瓶,抽取疫苗液,還有在注射之前排放空氣,可能都會使環境當中有一些疫苗污染的情況出現,這個時候,我們要檢測核酸可能會出現陽性的情況。但是,其實它已經沒有了傳染性。
怎麼避免減少這種因疫苗污染所導致的核酸檢測陽性的情況,其實在前一段時間,國家疾控中心下發了一個文件,要求在各地接種疫苗過程中,一是減少陪同的人員;二是在接種的過程中,要按照操作規程來完成接種;三是接種人員也好、陪同人員也好,在接種的過程中,有關部門做好篩查,還要按照規定戴好口罩。另外接種單位要做好醫療廢棄物的規範化處理,這些手段都可以減少疫苗污染可能造成核酸檢測陽性情況的發生。
普通人如果檢測出來疫苗導致的核酸陽性,也不必擔心,我們也有辦法來鑑別它是否由感染引起、還是由疫苗導致引起的情況。
其它類型疫苗研發進度如何?
霧化吸入或者鼻噴疫苗是我們國家早期佈局的五條新冠疫苗研究的技術路線之一,目前各有關研製單位正在按計劃開展鼻噴或者霧化的新型疫苗的研製,已經在做一二期臨牀試驗,收集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適時組織專家論證,評價這種給藥方式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繼而在三期臨牀試驗或者緊急使用過程中,進一步驗證它的有效性。
由軍事醫學科學院陳薇團隊和康希諾公司聯合研製的5型腺病毒載體的新冠疫苗的肌肉注射型已經通過了國外的三期臨牀試驗驗證,在我們國家獲批附條件上市,已經在防疫工作中正式使用了。
霧化吸入型的疫苗,只是前一個劑型的劑型改進,製劑配方都沒有改變,僅是給藥方式是使用霧化吸入的方式,來替代肌肉注射的方式。由廈門大學、香港大學和北京萬泰公司研製的鼻噴減毒流感病毒載體新冠疫苗也已經完成了一二期的臨牀試驗。目前,正在申請境外的三期臨牀試驗,以進一步驗證這種疫苗的有效性。
來源:四川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