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閨蜜小聚,她習慣性的點了很是清淡的飲食。
正吃飯的時候,閨蜜忽然忿忿的對我説:“你知道嗎?專家説的都是假的!”
呃?
對着我迷惑的雙眼,閨蜜夾了一口西藍花,狠狠的嚼上幾口吞嚥下去之後,才緩緩地説:“專家説,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我這都在孩子面前成素食動物了,我家寶貝依舊是‘見肉歡’,讓她吃口青菜,比喂她苦藥都難!”
我不由莞爾。
閨蜜就是這樣直來直去的性格,看來最近因為她家的小女兒有些超重,再加上動輒小便秘的痛苦,醫生建議孩子需要減少肉食,增加蔬果,因此多方努力卻無果,就苦惱上了。
其實,並非是“專家的説法”就是錯誤的,而是閨蜜用錯了“專家的説法”罷了。仔細想來,很多我們耳熟能詳的教育方式和真理,也許本就需要為人父母根據自家孩子的特點,更加詳細的推敲和琢磨後,才能更好地運用到孩子身上,成為自己的育兒秘籍哦!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我們都知道“言傳身教”的力量。
很多時候,父母的言行舉止的確是對孩子最為有力的引導;父母的興趣愛好,會在最大的範圍內影響到孩子的興趣選擇……
可是,父母更要知道,言傳身教,相當於潤物細無聲的力量,緩慢、長久、有效;但並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夠改變孩子的。
不妨做個試驗試試看:比如媽媽大口大口把一些深綠色的葉子蔬菜吃到嘴裏,寶寶就一定會大愛特愛跟着吃蔬菜?再比如媽媽每天把房間打掃得一塵不染,那麼孩子的房間一定就乾淨整潔?
很明顯,不要以為自己辛勤工作,孩子就會看在眼裏、記在心裏,直接模仿。更多的是需要時間的浸潤,需要歲月的歷練,就像讓孩子背詩詞一樣,漸漸融為自己骨血裏的氣質,在未來的某一天忽然領悟,如數效仿。
所以,以父母為榜樣是潛移默化的力量,而不是精心計劃的某次行為。通過父母堅持不懈的努力,於細微之處見功夫,慢慢成為孩子的榜樣。
【親子陪伴,時間越久孩子越容易成為好孩子】先説一項關於孩子依賴感的試驗:
研究人員把年輕的媽媽分為三個組:休了產假後馬上去工作的媽媽;在家工作的媽媽和全職媽媽。
若是不看實驗結果,你是如何認為哪組孩子的依賴感更強烈一些呢?是不是時刻陪伴孩子的全職媽媽的幾率會更大一些呢?
結果證明:一年後,孩子依賴程度最低的組是媽媽在家工作的一組。
對於這些孩子來説,只要媽媽在屋裏就可以了,無論她是在打電話、敲電腦、在他面前搖晃奶瓶,還是根本什麼都不做。很多全職媽媽都會發現,自己一直在家照看孩子,但是一旦孩子開始上幼兒園,就會“忘恩負義”地把媽媽拋在一邊,興高采烈地享受起集體生活來。
其實,時間更多的親子陪伴,更多是為了建立孩子的安全感。讓他清楚地認識到,父母是值得自己信賴、依賴的,只要需要,就可以隨時從父母這裏得到幫助。
至於孩子是不是“好孩子”,與陪伴的時間沒有直接關係,倒是與陪伴的質量有更多的關係。父母時刻不離的做法,未必能夠換得孩子十足的依賴感,至於會不會“相見兩厭”,就需要父母的智慧啦。
【媽媽比任何人都更瞭解自己的孩子】我記得有句話説“每對母子都是生死之交”,但更多的時候,“每對母子也都是歡喜冤家”。
雖然媽媽肯定比任何人都清楚自己的孩子更愛吃香蕉還是桃子;當他擠着眼睛吭哧吭哧的時候,媽媽可以準確判斷出他究竟是困了還是餓了……
但不可否認的是,在媽媽充分了解孩子的同時,也不可辯駁地受到一種力量的限制,那就是“愛”的力量,會帶給媽媽對自家孩子盲目的主觀偏見性。
這就註定媽媽很難像孩子的保姆、老師那樣客觀地看待自己的孩子,並且也不能夠像她們在接觸了很多同齡孩子之後進行橫向比較。
另外,孩子也多是“小兩面派”。他常常在人前一個樣,回到家裏一個樣。
比如有的孩子在幼兒園能説會道、任勞任怨,可是回到家裏就又變成了嬌滴滴的小寶寶。有個孩子在外面膽小、收斂,在家裏卻無法無天。往往孩子在媽媽面前表現出的,都是他的一個側面而已。
所以,一般來説,旁觀者可以給父母提供更真實的,更有可比性的判斷標準,幫助父母重新認識自己的孩子。
其實,若説媽媽比任何人都更瞭解自己的孩子,還不如説,每個孩子比任何人都更瞭解自己的媽媽。
為什麼這樣講?
因為孩子在他成長的一定時間段內,是心無旁騖的觀察着媽媽、全身心揣測着媽媽的喜怒哀樂的。他太清楚什麼時候什麼情況下,媽媽會開心,媽媽會生氣,媽媽會大發雷霆……
所以,媽媽一定不要做一成不變的媽媽,當媽媽在孩子面前“透明”化,也從另一面説是自己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已經出現“黔驢技窮”的狀況;要不斷地學習、提升自己,在孩子面前保持更好的狀態,熟悉每個階段孩子的成長變化以及心路歷程,才能夠真正的瞭解孩子、理解孩子,成為孩子的“知心人”。
從雙胞胎身上我們不難看出,雖然他們生長在同樣的家庭,有同樣的父母,在同樣的養育方法下長大,擁有同樣的寵物和玩伴,但是他們還是會有不同的外表、神情、性格和愛好。
他們對於從沒有見過的事物有時會表現出極大的反差:同樣是水從淋浴噴頭中傾瀉而出,可能一個孩子表現出極大的恐懼,而另一個則無動於衷甚至興奮無比。
因此,孩子不是像我們以為的那樣,像一張白紙一樣來到這個世界上。
父母可以通過更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來規範他的行為,指引和影響他處理問題的方法;而這種方式方法,更需要父母多觀察孩子、瞭解孩子,而非用固定的思路或者僅僅依賴專家的説法,直接運用到自家孩子身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