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會聽到周圍的媽媽抱怨,養娃實在太累,感覺經濟和精力都跟不上。可是再看看國外的父母,他們養娃好像很輕鬆,哪怕是同時帶幾個孩子,都能輕鬆駕馭。由此可見,讓父母覺得累的,並不是孩子,而是其他原因。
都説“父母在,家就在”,中國父母好像永遠都是勞碌的命。從懷孕那刻開始,就已經替孩子設想未來,一刻也閒不住。嬰孩時期,擔心他們的身體健康;學生時期,擔心他們的學習成績;走向社會,又擔心他們的工作。
總之,父母總有操不完的心,就連孩子未來的婚姻狀況,都要提前做準備。試問,這樣的“高負荷”的教育方式,怎能不累呢?父母平時要忙於工作,要操心生活,再分出那麼多精力去帶孩子,自然會覺得疲累。
可事實上,如此勞累的教育,最後卻沒有養出優秀的孩子,這是為何呢?
原來,父母事無鉅細的照顧,已經讓孩子失去了對生活、學習和未來的好奇心。他們如同“機器”,只需要聽話照做,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事,無需任何的思考和努力。無微不至的照顧,卻換不來想要的教育結果,這是何苦呢?
沒有底線的寵溺孩子,只會讓他們變得自私。在孩子心裏,沒有任何邊界感,覺得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總想着去索取,而不是付出。對於父母,他們已經習慣了去享受和依賴。
而過分擔憂和包辦,更是把孩子推向了深淵。看似是在為他們好,實則剝奪了孩子成長的權利。他們沒有機會去嘗試,沒有任何的經驗,未來到了社會中,也是什麼都不會的“少爺”和“公主”,可能連養活自己的能力都沒有。
只能説,父母的勞累,都是自己“活該”。寵愛孩子原本沒有錯,可若是沒有掌握方向和分寸,最後受苦受累的,自然就是父母自己。看着自私和任性的孩子,父母是否開始反思呢?
教育路上,學會偷懶和放手,才是最正確的選擇
1、懶得管孩子的事情
教會孩子基本的生活技能,接下來的事情,就由他們去做,這才是合格的教育方式。尤其是那些生活瑣事,穿衣服、鞋子,以及收拾房間、玩具和書包等等,父母不要再急着去幫忙。
雖然眼前“一片狼藉”,但父母的偷懶,卻教會了孩子獨立和動手。越是心疼,越是擔心他們做不好,越容易助長孩子的懶惰心理。要知道,日後經歷的事情更多,父母都能在身邊幫忙嗎?
2、懶得輔導孩子的作業
説起“作業”這件事,父母真的有吐不完的苦水。一到作業時間,很多家庭就上演“親子大戰”,想想都覺得可怕。可父母忽略了一個重點,作業是孩子的事情,寫還是不寫,應該由他們決定,而非父母。
關於學習,更應該培養孩子們的習慣,教會他們學習方法,而不是在背後監督作業。從有作業的那刻開始,父母就要把方法告訴孩子,同時把信任也給他們。當孩子養成好的作業習慣後,父母也能全身心的退出。記住,作業時間不打擾孩子,是最基本的禮貌。
陪伴孩子長大,本來是一件幸福的事,可偏偏被父母的擔憂和包辦,變得面目全非。任何時候,都請把孩子放在平等的位置,他們小小的身體裏,有着大大的能量,需要家長的激發和引導。尤其是,需要為他們制定規矩,堅持原則和底線。
好的親子關係,不是去要求,或者束縛孩子。而是跟他們成為朋友,親子間沒有爭執,沒有秘密的相處。最重要的是,沒有嘮叨,不用大人的想法去限制孩子。雖説他們年幼,但並不代表孩子沒有想法,少一些嘮叨,多一些溝通,親子關係更和諧。
慢慢的你會發現,越是偷懶的父母,他們教育出來的孩子,好像越優秀。因為孩子很多事情,都能憑藉自己的力量去完成,而且結果很漂亮。這是因為孩子感受到了尊重,他在相對輕鬆的氛圍中成長,才有更多時間去學習和鍛鍊自己。
總結
從現在開始,減少對孩子的嘮叨,不再包辦和干預他們的生活。這樣,父母就省去了大半的時間,不用把心思全部都花在孩子身上,自然就會覺得輕鬆很多。最重要的是,會收穫孩子巨大的變化,他們彷彿突然間就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