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媽媽,給我點零花錢”,當孩子開口要錢時,千萬別做這4件事!

由 老巧雲 發佈於 健康

文 | 惜朝

來源 | 育才家園

問家長們一個問題:孩子會向你要錢嗎?

隨着孩子的長大,他們在學習上、生活上都有花錢的需要。

有些家長會定期給孩子零花錢,有些家長則從來不給,導致孩子要伸手向家長要錢。

以下情況,想必各位家長都有遇到過:

「媽,給我點零花錢。」

「直接拿去吧!」

「媽,我想買新的學習資料!」

「不是才買了嗎?別浪費錢!」

「把衞生搞一下,給你 50 塊!」

「説話算話,你等一下記得給錢!」

孩子向家長要錢時,家長不是直接給就是直接拒絕,其實這兩種方法都不適合孩子,甚至會誤導他們的價值觀。

如果家長希望孩子能夠理性對待金錢,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那麼在孩子伸手要錢時,一定要避免以下幾大誤區:

氣急敗壞,直接拒絕

曾經在網上看過一個真實經歷,發現家長如何處理和孩子的金錢問題,直接決定了他們的關係。

正在讀小學的男孩子都很愛面子,他們之間已經興起了“互相請客”的遊戲。

這一次輪到叫小胡的男孩,於是他回家向媽媽要錢。

媽媽正在做家務,忙得根本沒空搭理他。

一聽到孩子向她要錢,當場就怒了:

“你才多大呀,就學會向我要錢!”

“小孩子不能花錢的,一邊待着去!”

被媽媽拒絕的小胡一再懇求,媽媽才從口袋裏掏出了兩塊錢扔在地上,轉身走了。

小胡蹲下來撿起了錢,回到學校請同學吃了冰棍,之後就各自散去。

如今小胡已經 30 多歲,卻一事無成,沒有結婚,也不怎麼回家。

每次一回家,他都會想起被媽媽扔在地上的兩塊錢,想起自己放棄了尊嚴和體面蹲下來撿錢的場景。

媽媽的氣急敗壞和直接拒絕,讓他覺得談錢是一件很羞恥的事情。

他不會主動爭取機會,就連在公司裏主動表現都害怕遭到嘲笑。

同樣,他從小就懷疑媽媽對自己的愛,在母親的多次拒絕中小胡已經習慣了沉默,不給母親傷害自己的機會。

圖片來源:電視劇《都挺好》

家長們一定要明白,你的一言一行對於孩子有至關重要的影響。

如果總是拒絕孩子,孩子有可能變得怯弱、自卑,甚至和自己越走越遠。

開口就給,從不虧待

另一種極端就是,不管孩子提出怎樣的要求都一一滿足,哪怕是不合理的。

孩子長大之後,家長經常抱怨孩子亂花錢,不懂珍惜,不會知足。

其實這一問題的根源,就在於小時候的教育出了問題。

不妨回憶一下,有沒有對孩子做過這些事情:

孩子一伸手就給錢,還總擔心錢不夠,想多補貼;

孩子想要什麼就給他們買什麼,不管是否過於昂貴,也不管東西是否適合孩子;

孩子考了好成績就給他們買玩的買吃的,毫無底線地滿足他們的所有要求……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如果家長沒有正確的金錢觀念,會讓孩子對錢沒有概念。

最典型的一個例子是:

一對農村裏的夫妻從小富養女兒,什麼東西都給她最好的,甚至給女兒買名牌包包,買各種奢侈品。

女兒讀大學後就開始和別人攀比,要穿最好的,要吃最高級的,錢用光後就問爸媽拿,最後導致家裏要變賣房產抵債。

過於“富養”的孩子,日後很容易變得大手大腳。

不僅不懂得勤儉節約,不會珍惜自己得到的東西,甚至變成坐吃山空的敗家子。

慾望是無止境的,家長一味的滿足孩子,不想虧待孩子,只會養大他們的胃口,更不會珍惜父母的付出。

嚴格要求,從來不給

朋友曾經對我説:

很後悔之前從來不給孩子零花錢,差點害了孩子。

我知道她對孩子的家教很嚴,除了上學讀書和平時探親外孩子就一直留在家學習,幾乎很少出門。

當時朋友覺得,孩子年紀還小,不適合把零花錢給她,她怕孩子養成大手大腳亂花錢的習慣。

直到孩子上三年級時,她才終於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那天,她把買菜找零的兩塊錢放在房間衣服的口袋裏,做完飯卻發現不見了,翻遍了家裏角落都看不到。

因為那天女兒自己買了零食回家,於是她懷疑大概是女兒“偷”了。

義正詞嚴教訓了一番後,女兒才哭着承認是自己拿的錢,並且保證以後不會再犯。

後來,朋友每個月都會給女兒 10 塊零花錢,教會孩子如何理財,總好過讓孩子沒錢就偷。

家長從來不給孩子零花錢,這樣的方法有失妥當。

一來,“小時偷針大時偷金”,孩子真的有可能學會了偷錢。

二來,如果家長沒有從小培養孩子對於金錢的概念,有可能讓孩子錯誤認識金錢,不是極度節儉就是過度鋪張。

培根曾經説過:

如果孩子小的時候,在金錢上過分吝嗇於他,他們在性格上會變得畏縮。

另外,家長的苛刻會讓孩子變得小氣,斤斤計較,在花錢的問題上表現得極為吝嗇,不適應社會的發展。

按勞所得,做了才給

不少家長為了鼓勵孩子多做家務,或者考到更好成績,往往將獎勵與金錢結合起來:

“只要你今天打掃了房間,我就給你 10 塊錢作為報酬。”

“只要你期末考到全班第一,我就獎勵你 100 塊錢紅包。”

許多家長盲目信任“金錢鼓勵”的教育方法,很有可能害了孩子。

一來,應該讓孩子明白——他們的進步不在於得到金錢或任何物質獎勵,而在於自己有沒有變得更好。

對於孩子來説,外部的動力並不長久可靠,要是孩子一直為了錢學習、做家務,那麼他們也會因為沒有金錢獎勵而失去動力。

更何況,金錢鼓勵本就是錯誤的導向,會扭曲了孩子的價值觀念,激發他們的拜金傾向,一切向錢看齊。

二來,金錢導向會讓孩子變得任性,脆弱,難以承受外部打擊。

因為很少得到真誠的鼓勵與認可,孩子的內心是不自信的。

他們會用金錢來衡量自己的價值,而無法發現自己的閃光點。

一旦孩子發現自己的要求無法得到滿足,他們會衝動、任性地犯錯,沒有動力與自信向更好的方向發展。

教會孩子理財的前提就是給零花錢,家長一定要知道何時給零花錢,給多少才合適。

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上加以引導,不做孩子的“提款機”,也不能過於苛刻孩子。

教他們學會存錢,孩子才能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價值觀。

當孩子學會花零花錢後,他們才更加懂得珍惜生活,如何生活,願家長們明白!

樹媽説:

零花錢,可能是所有養娃家庭都繞不開的一個話題。

給孩子零花錢,代表着我們對他的信任,也是培養孩子金錢觀的好時機。

每個星期具體給多少,大家可以根據家庭情況和孩子的花銷情況,跟孩子協商支配,適度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