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孩子的富養,現在很多家庭都本着“精神、物質雙重富養”的標準在進行。只不過,在物質的富養上,卻有着很大的差異。物質上的富養,一旦出現錯誤,那麼也會影響孩子的身心發育。
女兒想吃草莓,媽媽只買了2顆被店員嘲諷,寶媽的反駁令人舒適
小平有一個7歲的女兒,很是乖巧懂事。前幾天,小平帶着女兒一起去街上採買年貨、年禮,想着買點水果送回孃家。
進了水果店,小平買了一把香蕉,便準備去付款。一轉身卻發現,孩子正在看着草莓。小平走過去問到:“丫頭,想吃草莓嗎?”
女兒很懂事的回答:“媽媽,我想吃草莓,但醫生説我嗓子沒好,不能吃冷的,然後你能不能買1顆給我,解解饞?”
看着女兒可愛的模樣,媽媽笑道:“當然可以,媽媽給你買2顆,不過你要慢點吃哦!”女兒開心地點頭,於是小平便拿着兩顆精緻的草莓去稱分量了。
前台收銀的店員看到小平拿了兩個草莓來稱,便用眼睛從上到下掃了她一下,露出鄙視的神情,而後説到:“兩個怎麼稱啊,拿一盒不是挺划算?這當媽的也太窮酸了吧!對孩子別那麼摳門兒,小心以後孩子不養你老!”
小平聽完,瞬間惱火了,便反駁到:“我再窮酸,也不會窮酸到來當一個收銀員。我再摳門兒,也不會對別人家的生活説三道四!最後,你們那草莓是稱分量賣的,想買幾個是我的事情!”
小平剛説完,旁邊一個經過的寶媽點點頭,説到:“這話聽着舒適,狗眼看人低的人,就是這麼沒素質,別理會,找店長直接投訴就行。”
隨後,店員立即給小平道歉,因為趕時間,小平也沒有再和她過多的計較。
孩子的金錢觀尚未建立,在遇到這種事情的時候,其實影響孩子的可不止金錢觀,還有人生觀、價值觀。面對別人的嘲諷,媽媽的正確處理,才能讓孩子建立正確的三觀。
面對孩子的“不合理”消費,家長該如何應對?
1、稍有“不合理”,適量滿足
其實小平女兒的這個要求,在當時的情況下,是不合理的,因為孩子嗓子還在發炎,着實不適合吃草莓這種又甜又冷的食物。但孩子很懂事,只想要一顆,家長其實也是可以少量滿足的。
孩子們提出的要求中,在大人眼中,有太多的不合理性。如果,這份不合理沒那麼嚴重,家長其實可以稍稍滿足一下孩子。
如果孩子強硬要求自己想要的數量等,家長可以給孩子兩個選擇,要麼沒有,要麼就這麼多。相信,絕大多數的孩子會選擇後者。
適量滿足,既能安撫孩子,不讓孩子過於失落,又能逐漸控制孩子的慾望,家長可以試一試。
2、價格“不合理”,別哭窮
有時候孩子想要的東西,是非常貴的,價格方面很不合理。有些家長此時便會哭窮:我們家太窮了,沒錢,買不起。
哭窮式的教育,只會讓孩子越來越自卑。如果家裏是真的窮,那孩子只會更自卑。這樣的教育,很不利於孩子金錢觀的建立。
對於價格很不合理的東西,家長要學會理性拒絕,或者給孩子一點希望。比如,這個東西已經超出家庭開支預算,孩子想買,可以讓他自己攢錢買。當然,前提是家長平時要給孩子些許零花錢。這一步,也是在培養孩子的金錢觀。
3、購買的東西“不合理”,講道理,控制孩子購物慾
如果孩子想買的東西,並不適合孩子玩,或者孩子已經有好多等,這時候父母自然是不願意再給孩子買。這時候,家長便需要給孩子講明道理,為什麼不能買。這個過程,也是在控制孩子的購物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