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做,防止孩子視力“滑坡”(呵護幼苗成長)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海外版
暑假用眼高峯來臨,專家提醒——
這樣做,防止孩子視力“滑坡”(呵護幼苗成長)
本報記者 王美華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3年07月07日 第 09 版)
盼望着,盼望着,暑假來臨了,孩子們期待着放鬆身心、度過多彩的假期生活。與此同時,暑期也是科學用眼、防控近視的關鍵期。如何防止暑假期間兒童青少年視力“滑坡”?如何更愛護我們“心靈的窗户”?記者邀請北京同仁醫院眼科副主任醫師孟昭君為家長答疑解惑。
斜視、弱視也是兒童常見眼病
“進入暑期,前來就診的孩子明顯增多了。”孟昭君介紹,在臨牀上,兒童青少年常見眼病可大致分為3類:屈光不正(包括近視、遠視、散光等)、眼表疾病(如結膜炎、角膜炎等)、其他病變(如斜視、白內障、青光眼、眼底病變等)。其中,屈光不正是兒童最常見的眼病。
什麼是屈光不正?孟昭君介紹,人的眼球就像一架照相機,屈光度就是眼球這個照相機“鏡頭”的光學參數。當眼睛在放鬆狀態下,外界的平行光線經眼睛的屈光系統折射後,不能在視網膜黃斑中心凹聚焦,無法產生清晰的成像,即為屈光不正,包括近視、遠視、散光等。
孩子剛出生時,一般都處於生理性的遠視——兒童眼球和視力是逐步發育成熟的,新生兒的眼球較小,眼軸較短,此時雙眼處於遠視狀態。隨着兒童生長髮育,眼球逐漸長大,眼軸隨之變長,生理性的遠視會逐漸消失,視力逐步提高,完成“正視化過程”。比較理想的情況是兒童到12歲後才由遠視眼發育成正視眼。
“正視化前的遠視大多為生理性遠視,是一種‘遠視儲備’,可以理解為‘對抗’發展為近視的‘緩衝區’。如果‘遠視儲備’被消耗得過多、過快,孩子就有可能較早出現近視。”孟昭君提醒,遠視儲備也不是越多越好,兒童期的生理性遠視一般不影響視力發育。當兒童遠視度數過高,可能會出現視疲勞、屈光調節性內斜視等問題,甚至可能影響孩子的視力發育導致弱視。因此,如果孩子遠視度數過高,就需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相關矯正。
孟昭君觀察發現,近年來,在臨牀上斜視患兒有增多的趨勢。“斜視是一種常見的兒童眼病,但並不是斜着眼睛看東西就叫‘斜視’。”她解釋説,斜視是雙眼視軸不平行,就是當一眼注視目標時,另一眼沒有同步協調,而是發生了偏斜。這種偏斜可以表現為向內偏斜,也就是人們常説的“鬥雞眼”;也可以向外偏斜、向上或向下偏斜,有的斜視甚至是旋轉性的。患有斜視的兒童需要及早就診,避免影響雙眼視覺功能發育。
何為弱視?專家介紹,弱視是指患者單眼或雙眼最佳矯正視力低於相應年齡正常兒童,並且眼部檢查無器質性病變,或雙眼最佳矯正視力相差2行及以上,視力較低眼為弱視。單眼斜視、屈光參差、高度屈光不正等因素都有可能導致弱視的出現。大部分的弱視可以治癒,且年齡越小、發現越早,治療效果越好,年齡越大越難治療。
“近年來,中國要求對0至6歲兒童和中小學生進行定期視力檢查,並建立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檔案,這是非常有必要的。”孟昭君説,這有利於早期篩查出兒童青少年視力異常狀況,有助於實現對斜視、弱視等眼病的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3歲以下兒童儘量別用電子產品
國家衞健委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為52.7%,其中6歲兒童為14.3%,小學生為35.6%,初中生為71.1%,高中生為80.5%。近視已成為當下兒童青少年比較普遍的眼健康問題。
“近視的發病受先天和後天因素影響。”在孟昭君看來,近視防控做得越早越好,0—6歲是兒童健康保護和近視防控關鍵期。
暑假期間,一些兒童青少年可能會長時間看電腦和電視、玩手機遊戲等,導致無節制地用眼。在這種情況下,家長應該如何進行干預、防止孩子視力“滑坡”?
“建議家長幫孩子把興趣轉移到別的方面,比如帶着孩子多進行户外活動,儘量少使用電子產品。”孟昭君建議,3歲以下的兒童儘量不要使用電子產品;如果3—6歲兒童非要使用電子產品,一定要減少近距離用眼時間,控制使用總時間,每天使用電子產品總計不超過30分鐘;中小學生電子產品使用單次不宜超過15分鐘,每天累計不宜超過1小時。如果使用電子產品,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應儘量選擇屏幕較大且分辨率較高的電子產品,並儘量遠距離觀看,建議的優先順序為投影儀、電視、電腦、平板電腦,不建議手機。此外,學齡兒童還需牢記“20—20—20”用眼規則,即近距離用眼20分鐘,需要眺望20英尺(約6米)遠的物體至少20秒。
科學、合理安排孩子的飲食,對近視防控也有重要影響。孟昭君建議,兒童青少年應該做到營養均衡,不偏食、不挑食,適當攝取富含各種維生素、蛋白質和鈣的食物,比如新鮮蔬菜、水果、肉、魚、蛋、奶以及堅果等食物。此外,要少吃甜食及含糖量高的飲料,因為身體在代謝糖分的同時會消耗過量的維生素B1,並且阻礙鈣的吸收,從而影響眼球壁的硬度,可能導致眼軸拉長,導致近視的發生。
預防近視還需要增加户外活動。“我們經常對患兒的家長説,每天白天要保證2個小時以上的户外活動。”孟昭君説,太陽光光譜廣,有利於促進眼部多巴胺釋放,而多巴胺能有效抑制近視的發生和發展。有研究表明,保持每天累計2小時、每週14小時以上的户外活動,可以使孩子的近視發生率降低10%以上。不僅如此,全光譜的陽光照射對孩子的免疫力、睡眠、身心健康都有好處,“暑假來了,建議家長儘量排除困難,爭取多為孩子創造户外活動的機會”。
此外,家長還要注意保證孩子有充足的睡眠和規律的作息。專家建議,學齡前兒童要保證每天至少10個小時的睡眠時間,且要做到暗夜睡眠,不開小夜燈,避免非自然光線干擾睡眠。
近視手術並非人人可做
在兒童青少年近視率高發的背景下,改善光照環境以預防近視成為許多家長的共識。目前,市面上有各種各樣的“護眼燈”,宣傳“無頻閃”“無陰影”“無炫光”等功效,宣稱可預防孩子近視,家長們不懼高價紛紛購用。但護眼燈真的能預防近視嗎?
“‘能預防近視’這個説法有點誇張了,一台合格的護眼燈能做到的是一定程度上緩解用眼疲勞。”孟昭君説,即使用了護眼燈,如果長時間近距離用眼,也會發生近視,護眼的關鍵還是在於良好的用眼衞生習慣,增加體育運動和户外活動時間,減少用眼時間,“使用護眼燈時,還要注意周圍光線不宜過暗。我們在學習的時候不能只看重桌面的照度,環境照度也應該考慮在內。在使用護眼燈時,要注意搭配環境照明。”
“對於已經近視的學齡期孩子,近視增長速度一年最好能控制在50度以內。近視年齡越小,意味着到18歲還有幾年甚至十幾年的增長空間,如果不及時干預,那麼孩子的近視度數會很快增長到高度近視(600度以上)。”孟昭君説,隨着近視度數的進展,眼軸持續過度增長,眼球就像被逐漸吹大的氣球一樣,使得視網膜、脈絡膜逐漸變薄,因此更容易出現視網膜變性、視網膜裂孔等。高度近視會引發視網膜脱離、視網膜劈裂、黃斑裂孔等一系列嚴重的眼部併發症,甚至會失明,因此一定要儘早進行近視防控和干預,避免發展為高度近視。
隨着全國各地陸續開啓暑假模式,不少家長和孩子將擺脱近視困擾列入假期的“願望清單”,高考生們更是成為近視“摘鏡手術”的主力軍。“近視了不要緊,高考結束做近視手術就好了”的觀點得到不少年輕人的認同,事實果真如此嗎?
“在中國,近視手術已經在臨牀應用多年,是相對成熟的技術,但近視手術有一定條件限制,並不是人人都能做的。嚴格來説,近視手術是一個摘眼鏡的手術而已,相當於把眼鏡裝到眼睛裏邊,眼睛近視的本質也不會改變。”孟昭君説,想做近視手術的人,要去專業的眼科醫院進行詳細完善的專業術前檢查,看是否適合做近視手術以及適合哪種手術方式。
專家介紹,目前近視手術方式分為角膜屈光手術和晶體植入手術兩大類。其中,角膜屈光手術主要包括全飛秒手術與半飛秒手術。全飛秒手術最大的特點是不需要製作角膜瓣,避免了由於外力所導致的術後角膜瓣脱位,而半飛秒手術最大的特點是可以根據患者的近視度數以及散光的軸位進行精準矯正。全飛秒手術主要適用於近視度數低於800度的近視患者,半飛秒手術相對於全飛秒手術而言,矯正的範圍要更廣,一般適用於1000度以下的近視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