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以前無論大人還是小孩生病,都是扛一扛就過去了。
當然,還得看看結果。有些扛一扛過去了,有些扛不過去。
扛不過去的人有幾個結果:
一,病情加重,然後不得不住院治療,然後好轉。
二,病人死了,死了的人沒辦法告訴你:以後生病,不要扛,趕緊去醫院。
三,扛不過去,留下了後遺症,這一類人的遭遇會警示着周圍的人,而他自己也不太願意再提起這段傷心事,所以來龍去脈,很少人知道。
為什麼“扛一扛就過去了”這種觀點那麼有市場呢?
因為扛過去了的人,大多數會洋洋得意的到處告訴人家,所以知道的人很多,嘗試“扛一扛”的人,安然康復的人多了,我們就會有這樣的錯覺,好像生病並不需要去醫院,不需要醫生。
還有一點,更重要的一點,以前的醫療條件遠遠沒有現在好,醫生很少,正規的醫生更少,醫院?很多農村人人一輩子都沒見過。
那個時代,想進醫院住院治療,一般人做不到。
交通,那時很不便利,除非生活在城市中的,大多數人生活在農村,他們進城很不便利,很多在農村衞生站沒法治療的病人,在運送進城的路上就去世了。
現在的人為什麼要進醫院治療?
因為醫院裏治病,相對村裏的條件,出錯幾率低,漏診少,各種藥物齊全,病情緊急的話,各種專家立馬趕到,可以及時搶救。
我們都知道,疾病對我們來説,急着去治療的目的就是各種疼痛,醫院裏的醫生可以讓患者減少痛苦。
現在信息通暢,交通便捷,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對疾病的認知也到了一定程度,知道很多疾病要及時治療,不能耽誤,而醫院裏各種檢查可以大大提高診斷準確率,誤診漏診少了很多,在能承擔的條件下,自然選擇醫院治療。
面對疾病,在家裏硬扛這種冒險的方式,除非愚昧或者萬不得已,一般人是不會選擇這種方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