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起我兒子剛出生那會兒,簡直就是我人生中“噩夢”的開始。哭了睡,睡了吃,吃完了還是哭,直到疲憊了才又睡。完全沒有黑白的概念,而睡眠的時間又不長,就在你剛剛進入深度睡眠時,哭聲又起。
近半年的夜晚,我都是陪着兒子這樣渡過的。直到,我的老同學,韓穎,年紀輕輕就當上婦產科主任的她來到我家探望。
看着我憔悴的臉,聽着我的敍述,她建議我立即帶上孩子和她去一次兒科。兒科的醫生告訴我,寶寶這樣的哭法分明是身體不舒服,而這個心大的媽媽卻再用生命拖延對孩子的治療。經過兒科醫生詳細的檢查,最後得出結論,孩子患有腸絞痛。也就是成人們説説的腸痙攣。
如果是嬰兒患有此證,一般在哭泣時,會出現以下特點:
1. 哭泣時沒有預兆,而是突然劇烈哭泣。
2. 並非哭一會兒停一會兒,而是持續哭鬧,直到孩子累了,停止哭,進入睡眠狀態,但由於痛疼,孩子一般睡眠不好,很快醒來,繼續哭泣。
3. 哭鬧的頻率,甚至可以達到一天超過三個小時,存在連續數天哭鬧的可能性。
4. 在哭鬧過程中,寶寶會出現面部漸漸潮紅,腹部仔細觀察有脹起情況,雙腿有向腹部夾起,微曲的狀態,整體身體狀態呈現出緊張感。無論是媽媽的擁抱還是哺乳都不發將孩子的哭鬧情況加以緩解。
遇到以上這些情況時,當寶媽的就要警惕了,寶寶哭並非空穴來風,必定是出現了身體上的某種異常。一般情況下,嬰兒患上腸絞痛多和神經系統、腸道系統發育不完善有關。當然,如果有些媽媽並非親自母乳,而是選擇人工喂培養奶粉時,也會出現這種情況。於此同時,以下幾點同時可能會引發嬰兒腸絞痛。
1. 在進食的過程中。吸入了大亮的空氣。
2. 餵奶過多過飽,導致嬰兒消化不了多餘的食物。
3. 過早給孩子食用羊奶或者牛奶,關鍵是消毒不徹底,或沒有反覆煮沸。
總之,知道原因的目的,是為了能夠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少遭罪。
其實,也很簡單操作手法只需要三步。
1. 無論寶寶哭的多麼讓人糟心,媽媽也要有足夠的耐心,給予孩子充分的撫摸和安慰。
2. 在餵奶時,一定要注意“量”的把握,寧願少了,過一會兒再喂,也不能給孩子吃的過
飽。另外在餵奶是,寶媽一定要注意,讓孩子完全將乳暈含住,否則就會吸入過多的空氣。
3. 將寶寶豎着抱起來,然後可以使用給孩子拍隔的手法,將可能存在於孩子腹中的空氣和多餘的奶拍出來。在拍奶隔的同時,還可以輔助做腹部的排氣按摩。先將媽媽的雙手搓熱,然後按在寶寶腹部上,做順時針的按摩。
過去一些農村有經驗的媽媽們,還會採用粽葉或者艾灸的辦法。但如果沒有經驗或者專業指導,不推薦寶媽隨便給寶寶使用這些手法。
説着很多,其實,就是一個目的,以我為戒,當家裏出現了“夜哭郎”“磨人精”時,寶媽一定不要大意,還是本着寶寶不會隨便哭鬧的原則,給予這些寶寶足夠的理解和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