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番茄媽呀
我有一個超級“難搞”的女兒。
早上給她穿衣服,
要麼嫌標籤扎人,要麼説顏色不喜歡,
前前後後換了三四件;
睡前看繪本,
我提醒她“還能看10分鐘”,
她又炸了:“為什麼要提醒我”……
哭哭唧唧半個小時,才終於睡了。
我和老公説:
人家養孩子是修行,我們養孩子是渡劫。
看到這裏,大家也許會認為,
我女兒是個故意搗亂、沒規矩的“熊孩子”。
恰恰相反。
她是個十分細心、體貼、善良的“小棉襖”。
出門時,她會提醒我拿手機;
看到流浪貓,她會拿出自己的零食;
下班回家,她會給我一個温暖的擁抱……
這樣看,我女兒是不是有些“分裂”?
她確實跟普通孩子不一樣,
她是一個高敏感兒童,也就是高需求寶寶。
這類孩子,一出生就被打上“難養”的標籤。
高敏感兒童,是墜落人間的精靈
最早提出“高敏感型人格”概念的,
是心理學家伊萊恩·艾倫博士。
他認為,
敏感不是一種疾病,也不是一個選擇,
而是天生的基因特質。
我有一個高敏感的朋友,
他在嬰幼兒時期,必須父母抱着睡,
放下會醒,有動靜就會醒;
幼兒園時期,
隨時可能因為一件小事原地爆炸,
見到陌生人、到了新環境,
就哭得驚天動地,很難安撫;
小學時期,跟認識的人打照面,
會刻意關注對方的表情、動作,
揣測對方的想法;
被批評或者參加集體活動前,會輾轉難眠;
中學時期,很少跟小夥伴一起玩,
總是在一旁看着別人玩,
或一個人待在角落裏看書、畫畫、聽音樂。
這些異於常人的表現,
讓父母無數次想要改變他,
得到的都是強烈的反抗。
長大後他才知道,自己屬於高敏感者。
高敏感者在生活中並不少見,
每5個人中就有1個。
相比普通孩子,他們更容易被外界刺激,
表現得膽怯、愛哭、消極、玻璃心……
正如左輝在《挖掘敏感孩子的力量》推薦序中寫的:
“高敏感的孩子是落入凡間的精靈,
走迷了路,才來到地球,
被我們這些幸運的父母擁入懷中。
他們在地球上不容易站穩,很容易摔跟頭。”
但換一個角度看,
高敏感,是一種難得的天賦。
高度敏感兒童,在4個方面更出眾
實際上,每個人都是敏感的,
只是程度和方式不同,
而高敏感者位於整個光譜的極端。
每一種類型的孩子,
都能在未來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
看看那些取得非凡成就的人,
一定是揚長避短,在擅長的領域深耕。
哈佛發展心理學家傑羅姆·卡根曾説:
那些敢於上天的宇航員們,
極有可能不是高敏感者,
但那些呆在控制室裏一項項確認、
最後按下發射鍵的科學家們,
很有可能是高敏感者。
《發掘敏感孩子的力量》中也提到,
高敏感兒童,
未來會成為科學家、諮詢師、神學家、
歷史學家、律師、醫生、護士、
老師和藝術家。
因為他們擁有4種天賦。
第一,敏鋭的洞察力
敏感的孩子,時刻處於高度戒備的狀態,
對聲音、氣味、光照、動作、表情很敏感,
能輕易捕捉到別人看不見的細節。
擁有敏鋭的洞察力,
才能將生活中的人和事原汁原味地留存在腦海裏。
第二,高度共情能力
敏感的孩子,擁有發達的神經系統,
對外部刺激和他人情緒十分機敏,
能感同身受他人的痛苦和難處,
擁有強烈的同理心。
一個高敏感兒童的媽媽講過一件事。
三歲的兒子走過來,把眼鏡遞給了她。
媽媽嚇了一跳,趕緊問兒子:
“你怎麼知道我在找眼鏡?”兒子回答:
“我看到你一邊打掃,一邊東張西望,
就覺得應該是在找眼鏡。”
這就是高敏感兒童的獨特之處。
他時刻在觀察對方,覺察對方在想什麼,
所以他對悲傷、焦慮等情緒的感受,
比其他人強很多。
第三,強大的邏輯思維能力
敏感的孩子,
天生收集和提煉信息的能力強,
喜歡思考和內省。
《大腦與行為》雜誌上的一項研究證明:
高敏感者的大腦在處理信息時,
比一般人更深度、更精密。
比如扎克伯格,是典型的高敏感者。
他不善言辭,一開始公開演講還會緊張,
十幾歲時就喜歡一個人安靜地敲代碼。
但扎克伯格善於分析,
思維敏鋭,行事謹慎,靠着這些特性,
他創辦了facebook。
第四,超乎常人的創造力
敏感的孩子,享受獨處,
內心世界豐富,想法天馬行空,
擁有濃烈的藝術氣質。
現實生活中,許多從事創造性工作的人,
確實都是高敏感者。
例如導演李安、畫家梵高、作家村上春樹、蘋果之父喬布斯等。
他們的成功,
無一不是將高敏感特質發揮到極致。
如何養育,激發出孩子天賦的一面?
艾倫博士特別強調:
敏感是一種天生氣質,
它會成為孩子的弱點或優點,
全看父母的教養方式。
高敏感兒童是上天賜予家長的禮物,
只要教育方法得當,就能開啓孩子的天賦,
讓他感受更多,想象更多,創造更多。
創建包容、接納的環境
美國早教專家們進行過一個實驗:
追蹤1300個不同家庭新生兒的成長軌跡,
其中一部分是高敏感兒童。
結果顯示,一年級時,
高敏感兒童的發展呈現了兩種極端:
一部分成為了最令老師頭疼的“問題學生”,
另一部分成了班裏表現得最優秀的孩子。
深度瞭解後專家們發現,
家庭環境是產生差異的關鍵。
在包容和接納的環境中,
孩子的敏感特性能很好地吸取到養分,
讓高敏感的天賦得以綻放;
在充滿批評、指責的環境中,
孩子會感受到自己遭遇了不公,
並放大這些感受,難以信任他人。
所以,家長要放平心態,
正視孩子先天特性。
少生氣,少抱怨,多共情孩子,理解孩子。
讓孩子為現在的自己驕傲
艾倫博士説:
“身為與眾不同孩子的父母,
要有不同於其他父母的覺悟。”
養育一個高敏感兒童,
家長需要擁有一雙能夠發現美好的眼睛。
敏感跟任何一種特質一樣,
都是人性的一種,都有正反面。
“想太多”説明孩子“思慮周全”,
“情緒化”説明孩子“情感豐富”,
“玻璃心”説明孩子“觀察能力強”……
家長要做的不是填平差異,而是因勢引導。
即使失望,也不要給孩子貼負面標籤,
而要肯定孩子的獨特性。
比如“今天玩了一天,你是不是累壞了,
因為你注意到了所有的事”,
讓孩子明白,敏感並沒有錯。
教會孩子處理負面情緒
敏感的孩子,對家長的情緒異常關注。
這樣的孩子發脾氣時,
家長需要做的不是阻止,不是指責,
而是接納。
通過綜藝節目,我發現:
每當小魚兒發脾氣時,
胡可説的最多的就是“我知道”這個句式。
“我知道你想要這個玩具,
拿不回家你很難過。”
“我知道你有點兒害怕,但你很勇敢。”
“我知道”這三個字,
看起來簡單,卻代表了接納和共情,
讓小魚兒感覺到自己是被理解的。
有了這個底氣,發泄完負面情緒之後,
小魚兒就更容易接受和配合媽媽的建議。
允許孩子慢慢來,彆強求
一個媽媽曾説,
孩子在公園裏,從獨自玩沙子,不搭理人,
到主動跟小朋友講話,他用了45分鐘。
敏感的孩子,接受到的信息更多,
想得更全面,行動更謹慎,
需要更長的時間去接受新的事物和環境。
想讓孩子合羣,
家長該做的不是逼迫,而是等待。
當孩子感受到安全的時候,
他會主動邁出第一步的。
心理學家伊萊恩·阿倫説:
“一定是因為你內心渴求一個獨特的孩子,
上天才賜給你這樣神奇的禮物。”
養育一個高敏感兒童,
你會面臨無數個瀕臨崩潰的時刻。
只要你願意去接納孩子、激發孩子,
相信天性敏感的他,
一定不會辜負你的努力。
—— End ——
作者:番茄媽呀,左手寫文,右手帶娃,努力培養未來需要的孩子。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