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6個月娃不愛躺只要抱?恨不得長娘身上的“鬧人精”,需要被理解

由 甫全勝 發佈於 健康

文|橘媽

你見過磨人的“惡魔”寶寶是什麼樣的?首屈一指的當屬2個月的娃娃,腸絞痛折磨他們,他們用哭鬧折磨爹媽。但是隨着科普,大部分家長已經可以區分出寶寶腸絞痛的狀態的,可以給寶寶飛機抱,揉揉肚子,做做排氣操,這些都能有效緩解。

但還有一種娃,讓寶媽實在捉摸不透。

五一假期我帶着孩子去發小家裏,她女兒6個月零幾天。前好幾天我們就約好了,食材她也早早就準備好了,説要給我們炒幾個拿手菜。

她看我們到了,就把孩子平放在牀上,讓我們逗孩子,她好脱身去炒菜。可是,她才剛到廚房燒上鍋,這邊娃的啼哭就止不住了。我是怎麼分散她的注意力都不行,只好抱起來她,在屋裏走,可是走了沒一會兒,又開始哭,必須找媽媽。

把她送到媽媽手裏那一刻,她立馬不哭了……

看她高興了,就又放在牀上,結果不一會兒又開始哭,

你橫抱,她打挺,你豎抱,她也非要找媽媽

,折磨的你沒辦法。我也開玩笑説:“這孩子是恨不得長娘身上啊。”

為了這個“磨人精”,產假結束的她也迫不得已辭職了……

不少寶寶到了6個月之後,就特別不喜歡躺着,總是需要媽媽抱着,有時候橫抱還不行,總是直直地挺着身子,必須豎着抱起來,在屋裏走一走才安靜。有的寶寶可能會更早就出現這樣的情況。

這樣的寶寶實在磨人,他們離不開媽媽,媽媽也被他們限制的幾乎什麼事都做不了。

但你知道他們為什麼這樣嗎?也許知道原因,你也就不會那麼焦慮嫌煩了,還能幫他們解決問題。

①視角問題

平躺只能看到天花板,尤其對於還不會翻身的寶寶來説,他們的視線範圍只能固定在那一種模式,連吊在他們上方的玩偶,他們也只能看到一個玩偶屁屁……

(電影《最萌警探》截圖)

整天是這樣的景象,要你這樣你也不願意。

而被豎抱起來的時候,他們的視角發生變化,媽媽抱着他來回移動時,他們的眼睛也在不停地觀察周圍,所有的物體都在刺激着寶寶的視覺和大腦,勾起他們的好奇,所以,相比較於躺着,他們會更喜歡被抱起來。

也許你會問,那為什麼寶寶之前沒有這種情況,偏偏6個月之後就變成這樣了呢?

這要結合一下寶寶的視力發育,他們剛出生時,看到的是一片模糊,隨着月齡的增長,他們逐漸能看清楚更遠的地方,而6個月正是一個關鍵點。可以結合一下下面這張寶寶視力發育模擬圖。

所以,寶寶在能看清周圍事物之後,就更渴望多看一看。

②活力旺盛

寶寶剛出生,骨骼柔軟,肌肉也用不上力,但是隨着身體發育,他們的大動作發育也跟上了,“三翻六坐七滾八爬”這樣的發育規律已經不用再強調了。

6個月的寶寶多數就可以坐起來了,骨骼發育和肌肉力量足以支撐他們坐起來。不過胖寶寶除外,他們要坐起來還需要多多訓練,因為肚肚上的肉肉讓他們活動起來相對困難。

有的胖寶寶6個月還翻不了身,空有活力,肌肉力量卻還不足以支撐他們翻身,白天活力旺盛又不想睡,這樣的寶寶就更需要被抱起來活動活動了。

③認人和安全感

寶寶3個月前沒有辨別人臉的能力,在3-4個月之後才開始有了認人的能力。從認人時間上來説,寶寶認人時間不一樣,有早有晚,誰帶的多就認誰。不過身邊不少寶媽得到寶寶,都是在6個月以後開始認人,會特別明顯地出現不讓陌生人抱,醒了只找媽媽的情況。

他們對媽媽更熟悉,也更喜歡和媽媽在一起,因為這樣更有安全感。所以,很多寶寶白天醒着的時候就離不開媽媽,恨不得粘在媽媽身上。

④抱習慣了

“哭聲免疫法”這個方式是不被主張的,説什麼哭了不抱,這樣的偽科學造成的惡果,提出者自己已經嚐到了,但是總是抱孩子也不行。

有些寶媽看孩子可愛,喜歡的不得了,沒事兒就抱抱。且不説影響寶寶骨骼發育,寶寶習慣了媽媽的懷抱,就是媽媽自找麻煩。

經常抱着寶寶哄睡,會給寶寶養成抱睡的不良睡眠習慣;白天沒事也抱着,寶寶就更依賴媽媽的懷抱,以後寶寶的獨處能力也會變差,時時刻刻離不開媽媽。

平時儘量讓寶寶躺在牀上,媽媽可以幫寶寶變換姿勢,互動時也可以是躺着的,等寶寶會坐了,就讓寶寶時不時的坐着玩。只要當寶寶哭鬧的時候,第一時間給擁抱就可以了。

⑤前庭系統刺激不足

很多寶媽不知道內耳前庭是什麼,可以參考一下百度百科。

它控制我們身體的平衡和協調能力。而這個前廳系統在寶寶8-9周大的時候形成,但在6個月大的時候,前庭系統才開始慢慢發育,這個時候寶寶就會出現晃腦袋、抓耳朵的情況,這是一種“自我刺激”的方式。

當然,除了自我刺激之外,有些寶寶也會尋求幫助,那就是讓媽媽抱着在屋裏走來走去,而且你踮起腳來上下晃動他,他更高興。

這也是寶寶總想被抱着來回走着晃着的原因之一了。

這5個原因如果結合起來,我想你也應該能理解寶寶了吧?

寶寶真的太太太……太難了……

媽媽也難,但是也不是沒有辦法。

如果寶寶是被抱習慣了,這時候也就只能多陪陪寶寶,

多抱一抱了。等寶寶再長大一些,這種情況就會好轉。

不過也為更多的媽媽敲響警鐘:別閒了沒事兒就抱孩子,在他有需要的時候再抱,

平時多陪寶寶玩一玩,而不是在你懷裏躺一躺。

但如果寶寶是5種原因中的其他原因,還是有辦法的,只要平時多注意一些就好了。

●在寶寶3個月之後,跟隨寶寶的大動作發育,讓寶寶嘗試變換不同的姿勢玩耍。

會趴的時候,幫寶寶趴着,順便讓寶寶練習抬頭,這樣看到的景象和他躺着時候的景象是不一樣的。會坐的時候就讓寶寶自己坐着玩,或者給寶寶互動着玩。這樣都可以幫寶寶逐漸意識到媽媽和自己是可以分開的,而不是“長在一起”的。

●幫寶寶做些運動

寶寶每天的運動量很小,所以就需要依靠一些運動來幫助他們消耗多餘的精力,這樣才能吃得好睡得好。

如果是新生兒,媽媽可以幫寶寶做被動操,跟寶寶互動的同時,還能幫寶寶活動筋骨。

大一些的寶寶要注意訓練大動作,“三翻六坐七滾八爬”這樣的説法不是等着寶寶自己就會,是需要爸爸媽媽給寶寶做訓練的。

訓練的過程也會消耗寶寶的經歷,有些寶寶翻個身都能費很大力,出滿頭汗。因為他們還不能很好的協調自己的身體,更別説用巧勁兒了,他們只能渾身用勁兒。所以,幫寶寶訓練大動作,也是在消耗寶寶的精力,讓寶寶有事做,也就不那麼那麼磨人了。

●給寶寶做前庭刺激遊戲

做常用的就是牀單遊戲,讓寶寶躺在牀單上,或者大一點的毯子上,爸爸媽媽各拽兩個角,將寶寶兜起來,然後有規律的一起搖動牀單,讓寶寶在牀單內尋找平衡,刺激寶寶的前庭發育。不過要注意,護着寶寶的周全,最好在軟墊上進行。

如果覺得麻煩,或者家裏沒有人幫忙,也可以選擇搖籃,手搖和電動的都可以,能幫寶媽省去不少麻煩。

寶寶在生長髮育中,尤其是不會説話的時候,寶媽是最容易焦慮的,因為寶寶只能用哭鬧來向媽媽傳遞信息,吸引媽媽的注意,而媽媽猜不透、不明白就會十分煩躁。所以,多瞭解一些寶寶的需求還是很有必要的。

希望看完這篇文章,能站在寶寶的角度換位思考一下,也能幫你解決掉心中的疑惑,讓你不再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