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圓孔未閉致腦梗塞 松山醫院多學科協作為心臟補“洞”

近日,重慶松山醫院心血管病專科醫院接診了一名突發腦梗塞,同時出現重度低氧血癥,一度面臨呼吸衰竭的患者,然而問題不在腦,也不在肺,聯合多學科重重排查,病因源於卵圓孔未閉,經過手術,患者術後恢復良好。

卵圓孔未閉致腦梗塞 松山醫院多學科協作為心臟補“洞”

手術現場。重慶松山醫院供圖

據瞭解,73歲的童爺爺(化名)自14年前起,曾因心肌缺血、冠脈狹窄、冠脈閉塞等,先後3次植入支架,是心血管內科的“老病號”。5月初,因反覆頭昏、頭痛,再次於外院就診。

入院次日,患者突發站立不穩、意識模糊、偏癱昏迷,血氧飽和度下降至70%,出現嚴重低氧血癥、呼吸衰竭,後轉入該院ICU治療。外院診斷為急性腦梗塞,然而相關檢查卻並未發現血管狹窄、異常。

另一方面,嚴重低氧血癥問題更為棘手,高流量吸氧情況下,其血氧飽和度仍處於較低狀態,24小時離不開吸氧。為求進一步治療,患者家屬決定轉院至重慶松山醫院心血管病專科醫院。

心血管病專科醫院耿召華接診,為找出病因,聯合神經內科、呼吸內科、超聲科、放射科等,逐一完善相關檢查,排除了肺動脈栓塞、肺動脈高壓等因素,考慮進一步明確心源性病因。

醫護團隊同時發現患者的血氧飽和度與體位變化緊密相關,當其右側卧位時,血氧飽和度迅速下降,低至70%左右,身體幾乎難以耐受;平躺時,血氧飽和度在92%-95%;左側卧位則能達到95%-96%。最終,右心聲學造影等檢查證實存在卵圓孔未閉,即心臟上多長了一個“孔”。

未閉合的卵圓孔導致大量未經氧合處理的靜脈血、血栓從右心房向左心房分流,直接進入動脈,造成機體供血供氧不足,產生低氧血癥,甚至引起反常性栓塞。

因患者年紀較大,且有長期、大量的吸煙史,心肺功能下降,身體血液及呼吸循環情況較差,導致低氧血癥更加嚴重且難以糾正。經多學科病例討論,並與家屬詳細溝通,決定採用“術中經食道超聲心動圖+卵圓孔未閉介入封堵”治療方案,徹底關閉卵圓孔。

充分術前準備後,耿召華、超聲科譚開彬同台為患者開展手術。術中,進一步發現該卵圓孔未閉為複雜型,手術難度較大。其腔道較長,約24毫米(一般為4-18毫米),且因相鄰結構特殊,血液更易反流。

食道超聲實時監測下,耿召華精細操作,經股靜脈穿刺順利送入導絲,由導絲引導送入尺寸最大的封閉器(25-35毫米),通過卵圓孔後,逐一釋放兩側封堵傘,直至固定良好,無殘餘分流,手術順利完成。

術後,患者恢復良好,自發病20多天來,第一次不用吸氧,體位變化也不再影響血氧飽和度,右側卧位時也可維持在90%以上,第二天即可下牀活動。

什麼是低氧血癥

低氧血癥是指血液中的含氧量不足,動脈血氧分壓低於正常水平。正常血氧飽和度98%-95%,低於95%説明有缺氧情況,低於85%則為重度低氧血癥。

什麼是卵圓孔未閉

卵圓孔是胎兒時期左右心房之間的一個血流通道,大多數人的卵圓孔會在出生後1年內徹底閉合,左心房與右心房之間的血流中斷。超過3歲未能正常融合則稱為“卵圓孔未閉”。(重慶松山醫院 供稿)

(注:此文屬於人民網登載的商業信息,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僅供參考。)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29 字。

轉載請註明: 卵圓孔未閉致腦梗塞 松山醫院多學科協作為心臟補“洞” - 楠木軒